央广网北京10月19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报道,近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布《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环境规划设计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提出“更好保障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的路权和安全,协调二者与其他功能设施的关系,提升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环境质量。”

  道路拥堵、停车难,现有交通环境下,北京如何为步行者和自行车“让路”?

  《标准》参与专家:《标准》重新定义路权优先顺序,行人、自行车优先于机动车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规划所副所长盖春英深度参与了本次《标准》的制定之中,她在接受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独家专访时表示,北京对步行和自行车的重视由来已久,这是由北京的整体城市战略定位和目标决定的。要建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自行车和步行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她介绍,这样的设想可以追溯到16年前。2004年的《北京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中,就提到了要“保障自行车交通安全和通畅”。2017年的《北京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中,更是要求将北京建设为“步行和自行车友好的城区”,2020年版的《标准》从编制到出台,历时两年。

  盖春英透露,在自行车道建设的问题上,因机动车停泊和通行而受到的侵占是最大的痛点,背后的问题是路权的争夺。为此,《标准》对路权的优先原则重新确立。“传统上是车本位的。”盖春英说,“但现在我们明确提出,我们的优先顺序是行人、自行车、公共交通、小汽车,这是一个最大的突破。”

  停车问题的解决是重要前提。机动车停车占道由来已久,盖春英说,应建设之前已规划的公共停车场。“只要把停车问题和违章通行的问题解决掉,自行车和行人的路权自然就有了。”盖春英说。此外,她还认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工作,包括提升公共交通的效率和服务水平,吸引更多人选乘公交系统。

  近年来,北京市民对自行车、步行的观念日渐成熟,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已深入人心。在盖春英看来,北京已经具备了发展相关交通设施的制度背景。放眼全球,在哥本哈根、阿姆斯特丹等以优秀的自行车系统出名的国际城市,对步行和自行车的重视一以贯之。美国被认为是在车轮上的国家,现在也逐渐重视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北京这次《标准》的出台,可谓是顺应了国际的流行做法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