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月28日消息(记者李欣)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高考考得怎么样?分数重要,报考也很重要,选哪个专业好呢?随着各地高考成绩的陆续公布,填报志愿的关键时刻又到了。目前,大多数地区的考生都开始了志愿填报工作。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21年高校招生专业目录,今年新增了37个本科专业。其中,电子信息类和人工智能类占新增专业的1/3。

这些新增专业都有哪些特色和优势?考生们在填报志愿时又该注意哪些问题?

志愿填报(来源:CFP)

今年新增的37个本科专业涵盖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9大门类,其中工学类占比最高,其次是农学,新增专业中有约1/3属于电子信息类和人工智能类,其中包括智能采矿、智慧交通、智能飞行器技术、智能影像工程等,共有43所高校通过了新增专业的审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邓怡介绍:“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新设国家最紧缺的专业。智能飞行器专业是通过航空航天大类这个专业来进行报名,结合了信息学科、飞行器设计等培养的交叉学科。”

随着我国很多领域智能化升级,此次新增专业中还有一些是针对本领域的新形势、新需求进行的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级。比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增的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目的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需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务处处长陈遇春介绍:“集合学校优势学科资源,全面提升专业内涵的基础上进行交叉融合,形成了一个复合型新专业,为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和未来农业的发展培养人才。”

受到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学生在国内接受国际化教育的需求大大增加。在今年的高考招生当中,更具国际视野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不少高校的新亮点。

今年华南理工大学被教育部和广东省列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化教育改革试点,将把学校的广州国际校区打造成全英文授课的校区,探索国际化办学的新路子。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李正介绍,目前开设了生物医学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机器人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8个新工科专业,全部为前沿交叉学科。“引入全球优质的教育资源,比如引进国际化高水平师资、借鉴国外名校的课程体系、现代学院制、全员导师制,丰富的跨境学习交流机会等等。”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会将相同相近的学科门类、同院系或者不同院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大类招生,考生在填报志愿时,直接按照专业大类的名称来填报。入学后,学生先进行一年的通识教育,再确定专业方向,这样有助于减少考生在报考时专业选择的盲目性。

但需要提醒考生的是,在大类招生模式下,虽然报考时专业选择延后一年,但通常在第二年就要进行专业细分。因此在志愿填报时,要尽可能多地了解专业分流方向和相关的转专业政策。

对此,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教师李玉才提醒:“有的一个大类下有一二十个精分专业,有名称相近的,还有不同的大学可能称呼相似的招生专业,其实它的内涵是不大一样的。一定仔细对照招生章程和招生计划目录,还要仔细询问学校招生组,大一以后具体分流规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