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29日消息(记者杜希萌)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日前批准中国提议在嫦娥五号降落地点附近的8个月球地貌的命名申请。其中,嫦娥五号着陆点被命名为天船基地。天船是我国古代星官之一,属“二十八星宿”之“胃宿”,表示在银河中航行的船舶。另外七个名称中,华山、衡山位列五岳之中;裴秀是西晋时期地理学家;沈括是宋代天文学家、数学家;刘徽是三国时期魏国数学家;宋应星和徐光启都来自明代,他们都是我国古代科技先驱。至此,月球上的中国地名已经达到35个。

月球地理实体的地球名字有哪些?这些命名是如何被确定的?我国命名的月名有何含义?

月球地理实体是指月球上的山脉、盆地、环形山等地貌形状。第一个给月亮上的地貌命名的人是伽利略。他利用一副自制的30倍折射式望远镜,对着月亮亲手画了世界上第一幅月球表面图,并把月面上最明显的高山用他家乡的亚平宁山脉来命名。

而在他之后,同样来自意大利的天文学家里乔利更热衷于这项工作,他将月面的暗区称为海,嫦娥五号此前去的风暴海洋就是由他命名的。他不但用自己崇拜的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命名了月球正面最引人注目的环形山,还给自己在月球正面给留好了位置。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说,以古代科学家、哲学家等命名的月面环形山多不胜数,在600年之前,曾经希望借助火箭飞天的明朝官员“万户”陶成道也在月背留名。

杨宇光介绍:“实际上,人类自古就开始观测月球,但是在发明望远镜以前,人类不可能对月面的详细地形进行观察。17世纪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了人类第一台天文望远镜。月球上有很多非常显著的地形,包括月海,包括巨大的撞击坑,都是以著名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比如在月球南部有一个巨大的环形山,是由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的名字命名的,在月球最大的平原‘风暴洋’也有以哥白尼和开普勒命名的环形山。月球表面人类可以从地球上直接观测到,所以正面已经有很多以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比较大的著名地形,但是像月球背面,我们从地面是看不到的,只有靠航天器。我们国家在月球背面有一个以‘万户’命名的环形山。万户是明朝的一位官员,他将很多火箭捆在一个椅子上,然后把自己绑在椅子上,试图飞上天空。尽管他被炸得粉身碎骨,但他被认为是人类第一位试图利用火箭飞上天空的先驱,因此月球背面有一个环形山以‘万户’的名字命名。”

1922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成立了国际月球地理实体命名委员会,开始对以前命名的月名进行确认管理,从此月球的命名实行了标准化管理。本着“谁发现、谁命名、谁提交、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审核”的原则,月球上的山川沟壑越来越多地拥有了和地球相关的名字。祖冲之、张衡、郭守敬等中国古代科学家也位列其中,但在这时,这些命名只是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本着文化多样性的原则,而选择了一些中国的杰出科学家、月球相关人物进行命名的。

2010年,根据嫦娥一号拍摄到的全月图,中国首次向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申请月球命名并获得批准,毕昇、蔡伦和张钰哲“登上”月球。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春来此前表示,这些名称作为月球地理实体的定位,在进行学术交流、科学研究时非常必要。“命名通常要用自己的数据,比如我们在嫦娥一号没有实现探月之前,中国人自己没有命名过,有了嫦娥一号,我们有自己的数据以后,我们才开始命名。为了快速定位(月球探测器)着陆点,以及我们在科学研究时会经常用到的这些地名。”李春来说。

“广寒宫”在2015年正式落户月球,在嫦娥三号落月点附近,玉兔月球车巡视探测的区域以这座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月宫”命名,而其附近的三个环形撞击坑以古代天文星图中的紫微、天市、太微命名;而2019年,嫦娥四号的落月点被命名为天河基地,织女、河鼓、天津环绕周围,探测器着陆点所在冯·卡门坑内的中央峰命名为泰山,月球上再次打上了中国的烙印。

专家表示,月球地理实体命名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一个国家在月球探测及其科学研究工作上的综合实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而在命名里弘扬中华文化,也有利于带动世界文明的交流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