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局“跨界造车”(央广网发 图片来源CFP)

央广网北京4月3日消息(记者冯烁)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最近一段时间,跨界造车的的新闻不断涌现。近期,百度公司宣布,将在3年后的2024年实现量产。几天前,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正式对外宣布“愿意押上人生全部的声誉”助力小米造车。一时间新老玩家又再一次齐聚“跨界造车”的大阵营中,新能源车有什么魔力让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局?

“我愿意押上我人生所有积累的战绩和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小米造车消息落地,瞬间引爆了汽车圈和科技圈。雷军表示,小米汽车的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雷军说:“说实话我更关心我们能不能做一款感动人心的好产品,最大的困难跟10年前一样,我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这其实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特别难的一件事情。”

近几年,跨界造车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热潮,从现如今的小米,加上之前的富士康、百度以及恒大汽车,汽车行业似乎成为了企业跨界的首选。2020年年底,时任长城汽车产品数字化中心执行官的李鹏用这样一句话形容了新一轮汽车竞赛:“智能汽车决赛的帷幕才刚刚拉开,大潮将至,我们应该躬身入局。”

从资本市场来看,2021年以来汽车板块整体走势也比较活跃,其中以新能源车为代表的汽车板块,不断有新的上升行情出现。不过在申万宏源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看来,由于目前互联网企业的造车模式尚不清晰,市场信心并不那么足。桂浩明说:“新能源车的队伍又有所扩容,一些互联网企业也加入到造车大战行列,但是至于他们的造车模式到底如何?市场目前来看信心还不是特别多,相关问题还是有点不清晰,所以市场对此并不是特别的明确,但总体来说汽车板块的活跃度还是会不断提高,同时也会有更多的投资者在关注汽车行业的走势。”

在互联网企业的猛烈进攻下,传统车厂也毫不示弱,不断在汽车新技术领域探索。桂浩明表示,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制造方面优势明显,未来的成长空间巨大,“中国的汽车行业在世界上应该说新能源车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这也是中国汽车行业弯道超车的一个重要领域。实际上不仅仅是包括整车制造,还包括新能源电池以及相应的智能驾驶等各方面的配套产业,所以在这方面应该说还有巨大成长空间。”

众所周知,造车需要大量烧钱,需要高投入,互联网企业集体跨界,究竟能不能承担这份跨界所带来的风险呢?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市场研究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告诉记者,目前互联网企业造车面临的首要风险就是造车代工体系的不完善,这有可能导致车辆质量或者设计存在缺陷。崔东树说:“整体来看代工的规模并没有有效的扩大,因此跨界造车面临着造车能力相对不足的问题,而跨界造车的这些代工的体系目前还没有有效的完善,并不具备通用化的标准以及工艺,所以造车容易出现一些质量或者是设计方面的问题。”

除了外在的“面子”问题之外,汽车“里子”的芯片研发同样面临困境。崔东树说,目前我国汽车芯片大部分由国际供应商供给,导致芯片自主研发能力不强、供应链自主控制能力不强等严重问题。不过,像互联网企业这种造车新势力,在技术上的积累也将进一步推动汽车芯片的研发,只是这个过程急不得。“从未来来看,大家都会把芯片问题作为一个重点的推进方向,因此芯片问题会得到逐步解决。”他说。

此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智能网联、新能源等新技术与传统汽车行业的融合,也是汽车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然。

崔东树进一步分析,新入局的互联网企业并不是传统车厂的颠覆者,两者其实能够找到共同的利益点协同发展,这也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汽车产业的电动化转型。崔东树说:“新能源车本身来说带有智联的一个特征,也就是网联化、智能化这两方面都是互联网企业表现特别强的,互联网企业能够发挥比较大的作用,但核心的问题是车还是车,我们的车还只是一个电动化转型,所以我们同时还要做好整个电动化转型产业链的培育跟研发工作。因为互联网企业有它的优势,同时也有它的短板,并不是说过来就是颠覆者,而是一个协同发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