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广州2月7日消息(总台央广记者白杰戈)网上购物的时候,很多人喜欢参考商品的评论信息。不过,这些信息的真假越来越多地引起关注。有商家花钱买好评来吸引消费者,也有人利用商家在意评价的心理,虚构差评来恶意敲诈。广东警方最近公布的一起“商业水军”案件中,嫌疑人组建“打假退赔学习群”,传授敲诈商家的方法和“话术”,以恶意差评、向监管部门投诉等要挟网店商家,索要“保护费”“赔偿款”。

 

  2020年,广州南沙警方根据一家知名电商平台提供的线索,开始调查部分商家反映的恶意差评诈骗问题,到年底,陆续控制多名嫌疑人。江西一家职业学院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科一年级的学生章某对警方承认,自己是在2019年开始接触到恶意索赔的方法。他们一般在电商平台选择水果等保鲜期短、容易腐烂的商品,到货之后,再通过拼接方式制作商品腐烂的图片,据此向商家索赔。广州南沙公安分局重案大队副队长邝磊介绍:“就算买回来没有烂的,但是他要对商家进行敲诈,就会在收到货之后,找类似或者本来评论里面可能已经有的水果烂了的图片,把它P到自己没有烂的图上,然后发回给商家进行敲诈勒索。”

  警方掌握了嫌疑人拍摄的视频,讲解这个过程。

  嫌疑人:到货以后,水果拿出来这样拍,选择这个图上哪里坏了的,然后用软件把两个图片进行合成。比如到货4个,必须要坏3个以上才好退款。

  公安部通报显示,犯罪嫌疑人章某通过传授犯罪方法、集体恶意索赔等手段,发展骨干成员30余名。邝磊介绍,涉案人员分布在广东、江西、河南等12个省份,其中超过九成是“00后”。

  邝磊说:“侦查发现,最小的15岁,最大的也就25岁,就是处于初中到大学刚毕业这个年龄段。很多都是在校学生,购买能力不高,买的东西都不会太贵。要进行敲诈勒索,肯定要跟商家去谈。最开始可能会要求索赔388元或者488元,商家也会跟这些人去磨,可能最后谈到188元或者288元,再便宜点的商品就88元。作为学生,没有什么收入,他们觉得可能一个月通过这个赚四五百、五六百块钱,生活费可能就够了,所以他们最容易被吸引。”

  章某等嫌疑人还通过互联网社交工具发布广告,招募“下线”,传授恶意索赔的方法和“话术”。

  “这个广告发出来是要收徒弟的。有一个拜师费,从588元到1288元之间不等,有几个级别,后期教的东西都不一样。他们会觉得,收一个徒弟最少588元,收10个,5000多元,这不比在网上敲诈几十块钱来得快吗?”邝磊说。

  警方介绍,由于商品本身存在腐烂的几率,商家一开始不会怀疑,但是嫌疑人互相交流信息,对愿意赔偿的商家轮番索赔,称为“围猎”,最终引起一些商家警觉。

  公安部通报,章某等嫌疑人通过大量恶意差评、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等手段,要挟网店商家,索要“保护费”“赔偿款”。一年来,共组建社交软件群组200余个,发展恶意索赔“学徒”400余名,仅“拜师费”就非法获利近30余万元,在网络电商平台形成恶劣影响。

  除了通过拼接图片等方式索赔,嫌疑人也会寻找证据,向售卖假冒伪劣产品或者不规范经营的商家要求多倍赔偿。邝磊介绍,嫌疑人还把以“知假买假”著称的职业打假人称作“师祖”。但警方在办案时,对法律保护范围内的“知假买假”与伪造证据恶意索赔有严格区分。

  “如果确实是‘三无’商品或者假的商品,我们不认定嫌疑人所做的是对商家的敲诈勒索。我们认定嫌疑人敲诈勒索的行为都是对合法合规经营的商家去敲诈勒索的,这些我们才认定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而且网购平台也有明文规定,退一赔三,这个是在法律保护的层面下的。但如果嫌疑人对商家进行敲诈勒索的金额已经超出了‘赔三’的范围,我们就会认定他对商家实施了敲诈勒索。”

  目前,章某等人以涉嫌敲诈勒索、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和传授犯罪方法等罪名被批准逮捕。邝磊表示:“虽然单个的价值不高,但是他们已经成为一个团伙的形式,会对网络平台正规商家的(正常营业)造成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