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月14日消息(记者丁飞)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国务院新闻办1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发布,2020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2.16万亿元人民币,比2019年增长1.9%。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外贸进出口明显好于预期,外贸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这一年,外贸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这是一部跌宕起伏、鼓舞人心的励志故事。”谈及中国外贸的2020年,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乾这样形容:“一季度急剧下降,二季度攻防转换,三季度、四季度稳步回升,逐月向好。走出一条令人振奋的V型反转曲线,这是中国外贸综合竞争力的充分体现,更是国际市场和全球消费者对中国外贸投下的赞成票。”

  这一年,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货物贸易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全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2.16万亿元人民币,比2019年增长1.9%。其中,出口17.93万亿元,增长4%;进口14.23万亿元,下降0.7%;全年进出口总值双双创历史新高,国际市场份额也创下历史最好纪录。而这样的成绩,是在全球贸易大幅萎缩的情况下实现的。

  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透露,出口之所以实现较快增长,防疫物资和“宅经济”产品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他介绍,全球对防疫物资和“宅经济”产品的需求大增,我国出口包括口罩在内的纺织品、医疗器械、药品合计增长31%,拉动整体出口增长1.9个百分点。我国出口的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家用电器合计增长22.1%,拉动整体出口增长1.3个百分点。这些出口商品既保障了全球防疫物资的需要,也满足了世界人民在疫情期间的居家工作和消费需求。

  数据显示,2020年3月至去年年底,全国海关共验放出口主要疫情防控物资价值4385亿元,其中口罩出口2242亿只,价值3400亿元,相当于为中国以外的全球每个人提供了近40个口罩。此外,中国全年出口防护服23.1亿件、护目镜2.89亿副、外科手套29.2亿双、呼吸机27.1万台、病员监护仪66.3万台、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10.8亿人份……这些产品最终都抵达了不同的国家,为当地的疫情防护和防控提供了支持。

  这一年,全国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同比增长6.2%,达到53.1万家,外贸主体活力持续增强;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速远高于外贸平均增速,第一大外贸主体地位更加巩固;东盟历史性地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的贸易伙伴更趋多元;跨境电商成为企业开展国际贸易的首选和外贸创新发展的排头兵。超过万家传统外贸企业触网上线,1800多个海外仓成为海外营销重要节点和外贸新型基础设施。

  王顺利是浙江一家饰品公司运营负责人,通过建设海外仓,企业销量颇高的两款商品省去了漂洋过海的“旅途劳顿”,只要海外消费者下单,便可直接送达。他告诉记者:“因为我们之前已经在海外仓备货了,所以买家下单之后,我们直接可以从西班牙发货,买家可能两三天就能收到货。”

  这家公司在疫情期间业务整体实现了近4倍的增长。7月以来,借助智能合单和海外仓,公司销售同比增长35%。李魁文透露:“2020年,跨境电商增长迅猛,通过海关跨境电子商务管理平台验放进出口清单达24.5亿票,同比增加了63.3%。‘双11’期间,全国通过海关跨境电商进、出口统一版系统共处理进出口清单5227万票,较上年增加25.5%;处理清单峰值达3407票/秒,增长了113.2%,各项指标均创新高。”

  这一年,中国先后出台4轮稳外贸政策,措施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李兴乾说,世界经贸从反弹到复苏还有一个过程,当前外需复苏的基础仍不稳固,一些外贸企业面临海运物流不畅、汇率波动较大、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等问题,外贸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下一步,将采取具体措施解决这些企业面临的困难。

  “商务部正会同交通运输部等相关部门采取政策措施,增加海运运力,稳定市场运价,千方百计畅通国际物流。同时,针对企业面临的其他共性问题和突出困难,完善贸易政策工具箱,稳主体、稳预期、稳规模。”李兴乾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