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28日消息(记者杜希萌)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近日发布《关于全面禁止进口固体废物有关事项的公告》,明确我国将全面禁止以任何方式进口固体废物,禁止我国境外的固体废物进境倾倒、堆放、处置,生态环境部将不再审批、发放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什么是固体废物?我们以前为什么要进口?

  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体、半固体。由于最初以走私形式在我国出现,固体废弃物贸易在最初就被定义为“洋垃圾”。1996年,我国对固体废物进口实施行政许可管理并公布进口目录,开始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体系,凭许可证进口的固体废弃物主要集中在废旧塑料、废旧纸张、废旧橡胶制品、稀有金属冶炼、矿渣等种类。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说,早期进口废物为我国一些行业发展提供了相对廉价的原材料。“当时我们面临着经济要快速发展,各类生产物资都严重短缺,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通过国际市场去寻找一些能够替代我们资源的这样一部分原料。恰好在这个时候,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了生产过剩、废物大量产生的一个阶段。”

  三十多年来,我国已逐渐成为世界最大的固体废料进口国。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进口固体废物总量超过4600万吨;2016年,全世界56%的固体废料的最终目的地是中国;2017年,仅美国就向中国出口了1600万吨固体废物。除了这些被核准进口的固体废物,还存在大量禁止进口的洋垃圾通过走私、夹带、瞒报等手段进入我国。大量固体废物拆解、处理、堆积产生的污染直接威胁我国大气、水、土壤环境安全。

  为此,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我国开始大幅削减固体废物进口种类和总量。2018、2019年我国固体废物进口总量保持年均40%以上的降幅,去年全国固体废物进口总量为1347.8万吨。

  在我国之后,亚洲不少发展中国家也陆续收紧对固体废物的进口限制,拒绝做发达国家“垃圾场”。随之带来的反应是,不少以往从来不需要为垃圾处理发愁的发达国家纷纷升级“限塑令”,试图从源头减少固体废物。如法国国会通过了反污染和循环经济法案的主要内容,提出到2025年实现100%塑料循环利用;美国要求零售店对包装材料收取更高的费用,并将其中一部分直接提交环境保护基金会。澳大利亚某回收公司负责人兰博说:“每个人都会受到这个变化的影响,因为大量可以运出去的固体废物已经没有了去处。”

  按照四部门新发布的公告,对于2020年生态环境部已审批发放的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应在证书载明的2020年有效期内使用,逾期将自行失效。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说:“新修订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9月1日起施行,明确了对疑似固体废物的进口货物开展属性鉴别、非法入境固体废物的退运和处置等法律要求,并且大幅提高了违法处罚力度。自2021年起,我国全面禁止固体废物进口,我部将不再受理和审批固体废物进口相关申请。”

  公告明确,明年起禁止我国境外的固体废物进境倾倒、堆放、处置。对于违反相关规定,将境外固体废物输入境内的,根据固废法等法律法规,由海关责令退运,并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承运人对固体废物的退运、处置,与进口者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