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26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新冠病毒在低温条件下存活时间长,因此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就可能成为新冠病毒跨境传播的载体。我国加大对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目前,全国抽检阳性率是万分之零点四八,主要集中在食品外包装上。

  10月底,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过程新冠病毒防控消毒技术指南》,11月9日,《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发布,方案要求,实现全流程闭环管控可追溯,最大程度降低新冠病毒通过进口冷链食品输入风险。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玉鸣介绍,进口冷链食品防控不断升级,全面消毒工作标准也在不断细化。“在之前国务院就关于秋冬季到来之后防止疫情二次暴发做了一系列的部署和准备。包括对日期、人员、地点、消毒对象,甚至消毒剂的名称,都规定得很清楚。要求相关的资料至少保留两年。各个企业实际上都有自己的信息系统,或者叫追溯系统,各个企业之前实际上并没有完全打通,或者打通只是某一些环节,要完成实现闭环还需要时间。但是实现闭环的管控是没有问题的,现在进口的量还是很大的,这样确实会影响整个的通关效率,对冷冻食品的成本多少会有一些影响,虽然增加了工作量,很多企业也还能理解,毕竟我们还是要本着安全第一。”

  11月2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环境所消毒与感染控制中心主任张流波表示,低温冷冻的消毒和常规消毒相比要困难很多,在低温下进行消毒,需要安全有效的消毒剂和可靠的消毒方法。张流波说:“低温冷冻条件下的消毒,我以前也没有碰到过,这是一个新问题。因为我们以前的消毒都是在常温,甚至高温情况下进行的。低温情况下,消毒剂消毒能力会显著下降,甚至有时候会让常见的消毒方法完全失效。我认为有两个原则,第一,应该有安全有效的消毒剂,‘有效’非常关键,要有验证,要有能够拿出来的实验室数据;第二,应该采用可靠的消毒方法,我们的消毒方法通常有物理消毒方法和化学消毒方法,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对于低温冷冻食品,可能化学方法的消毒比较容易实现,物理方法有很大操作难度。当然,对于低温冷库食品表面消毒的相关技术方法我们正在加紧研究,希望能够在短期内尽快出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