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24日消息(记者李欣)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近日,教育部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3994号建议的答复中,回应了“关于在曲阜建设孔子大学的建议”。教育部表示,该问题须纳入山东省高校设置规划统筹研究论证。

  教育部的回复让建议者看到了希望,同时也出现了不少质疑声。那么建议者的初衷是什么?我们是否真的需要孔子大学?如果需要,又该如何定位?

  教育部在“关于在曲阜建设孔子大学的建议”中回复,《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中明确,各省份应制定本地区“十三五”高校设置规划,并报教育部备案,作为“十三五”时期高校设置工作的基本依据。而关于在曲阜建设孔子大学的问题,须纳入山东省高校设置规划统筹研究论证。对于这样的回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按照程序,孔子大学的建立要先通过山东省内的研究论证才到教育部的表态阶段。

  由此看来,教育部的回复,不能说设立孔子大学的可能性更多了,而是留下了一个可能性。2018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就曾提交了“关于在曲阜建设孔子大学的建议”的提案,在他看来,提出建设孔子大学是在长期实践中的迫切需要。杨朝明说:“设立孔子大学应该是国家层面上的,当然在山东建,山东也要担当,但是一定要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我认为设立孔子大学不仅迫切,而且非常迫切。我们对中国文化能不能真正讲明白,能不能把真精神贯彻下去,这个非常重要。我个人非常希望设立孔子大学能够得到批准,更希望大家在理解建孔子大学的时候,不要理解成它是普通地增加一个学校,这是当代社会的一个需要,也是中国人找回自信的一种需要。”

  杨朝明认为,在民间有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误读,建立孔子大学本质在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真精神、把握中国文化特质,培养对中国文化有地道把握的人才,因而它必然是与传统综合性大学或行业大学有不一样的使命和定位。“它是一个各类人才培养的大学,它可以是一个全日制的本科。详细情况我真没认真地思考过,但是我觉得可以把各地方各类的对传统文化有基础研究、有情怀、有意愿去学的人聚到一起,它可以是一个更高级的,它相当于一个研究院、一个高端人才培养基地。比如在各个大学通过选拔进行高层次的教育,进行研究生教育。”杨朝明说。

  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人才培养,教育部也在回复中表示,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在儒学研究和传播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2019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在山东曲阜挂牌成立,目前,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建设正有序推进。

  此前,作为孔子家乡的大学,曲阜师范大学一直有改名孔子大学的呼声。早在2001年,时任曲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宋焕新就曾讲到,曲阜——孔子的故乡应该有一所以“孔子”命名的综合性大学,这是曲师大几代学人的理想。对于能不能建立孔子大学,目前看,还需要经过山东省高校设置规划统筹研究论证。

  具体怎么建,也同样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是综合性大学、行业性大学,还是以古代文史哲为基本特点的大学?不少业内学者都认为,这确实是个问题,也是研究论证孔子大学的重中之重。

  储朝晖认为,不管建立什么类型的大学,里面都应该有大师,而非只有大楼。“大学办得好不好,最关键的是看里面有没有大师、有没有真正高水平的师资、有没有真正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高深学问不是虚玄的,而应该是有实际内容的。”

  对此,有网友提出质疑,担忧此例一开,会不会还有“老子大学”“孙子大学”……毕竟,拥有五千年文明史,古代历史名人何其多!

  其实,就大学校名是否能够以人名命名的事情,早前有新闻报道,湖南打算在浏阳市筹建“钱学森科技大学”,关于人名+大学的提法就曾引发热议。而关于高校名称原则上不得以个人姓名命名,在今年8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命名暂行办法》中就已经提及。

  当然,也有回应说,孔子其实不是人名,孔丘才是。孔子是文化的符号,代表中国文化。但还是如专家所说,大学最关键的是大师而不是名字,一所大学的建立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作,无法一蹴而就。

  比起一所大学叫什么,我们更加希望能够明确的是大学建设之初的定位和目标,是孔子所代表的教育理念和现代大学的关系,以及它教学育人的风范。关于孔子大学建设的进展,中国之声也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