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18日消息(记者朱敏 景明)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秋风起、蟹脚痒,眼下又到了吃螃蟹的好时节。据了解,今年因为多了一个闰四月,中秋节来得比往年晚一些,大闸蟹大批量上市也稍晚于往年。此外,我们也注意到一个现象,不同于以往,家家都打着“阳澄湖大闸蟹”的名号,近几年,市场上出现其他品牌的大闸蟹,销量也不错。这是不是意味着迷信“阳澄湖大闸蟹”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吗?今年各地大闸蟹品质如何?行情怎么样呢?

  我国大闸蟹有十大主产区,分布在江苏、安徽、上海、湖北、江西等地,其中,江苏大闸蟹产量占据半壁江山,总产量约占全国的44%。据了解,今年9月下旬大闸蟹逐渐成熟,进入捕捞季。江苏省昆山市巴城镇农村工作局副局长邢龙正近日表示,今年大闸蟹的品格和规格比往年有所提升,预计阳澄湖大闸蟹池塘养殖产量将达到2000吨。邢龙正说:“从目前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一些养殖户陆续接到客户的订单和品质咨询,大闸蟹今年的销售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

  今年超长梅雨季和后期的高温对螃蟹养殖并不有利,但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农业农村局渔业管理科科长张日喜表示,随着生态化养殖技术的推广,今年宝应湖大闸蟹的产量和品质仍不断提升。张日喜说:“技术成熟了,投入跟上了,种草,生物制剂调解节,搞了池塘的生态化改造,尾水达标排放,绿色、健康、生态。口感好,螃蟹的黄、膏比以前丰满。产量上升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亩产平均两百六十到两百八十斤,去年两百四左右。”

  近年来,大闸蟹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据相关数据统计2018年大闸蟹产量高达80万吨左右,产业规模2019年突破1000亿元,年增速约20%。中国渔业协会水产商贸分会荣誉理事长杨维龙表示,去年大闸蟹产量达到了约85万吨的高峰,今年受疫情和汛情影响,产量预计不会超过去年,但也超过80万吨,价格与去年持平。杨维龙说:“总体价格比较平稳,可能有些地方还不如去年。今年两节凑在一起很少有的,节前会有一股消费高潮。节后我估计一段时间会回落调整。现在这个量都上来了,各地都成熟了,量上来之后回落调整,价格就是往下走。等到消化一段时间之后,重阳节、元旦前可能又有一个消费小高峰。”

  目前,阳澄湖大闸蟹依然是行业中的金字招牌。不过,近年来,消费者不再执着迷信“阳澄湖”,相应地,各地纷纷自信地打出自己的地域品牌,比如上海黄浦江、江苏兴化等地的高规格品质蟹,同样有市场“流量”。

  这两天,上海黄浦江大闸蟹正式开捕,虽然开捕日期比起同行晚了近一个月,但好货不怕晚,这批大闸蟹重量在六两以上的巨无霸型占比超过八成,重量和品质口感都达到峰值。这批大闸蟹“大”的秘诀在哪里呢?上海一家水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友成告诉记者,原来它的“居住”面积就比一般蟹要大。王友成说:“我们主要通过低密度放养,一个平方一只蟹,采用我们的技术‘松江模式’,今年‘六母七公’占的比例非常高。”

  合作社介绍,傍晚以后,育肥成熟的蟹就会自己爬上塘来,他们根据订单量捕捉,确保每只大闸蟹的颜值、品质都在线。上海河蟹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王成辉介绍:“今年开始,上海河蟹育种进入2.0版本,育种性状更突出,遗传更稳定种质更纯,我们上海河蟹以走品质路线为主。”

  今年,黄浦江大闸蟹价格与去年持平,每只在60元-200元不等,销售额预计达1800万元。

  此前,囿于大家只认阳澄湖大闸蟹,很多商家打着“阳澄湖大闸蟹”的旗号售卖其他地方产的大闸蟹,假冒现象横行。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认为,各地完全可以打出自己的品牌。崔和说:“品牌怎么来建立,实际上来讲应该先立足于当地消费者的认可,现在我们的旅游业非常发达,可以作为地方性的、品牌性的、特色性的产品,带到全国,自然而然慢慢就会在全国推广开了。”

  杨维龙认为,不必迷信于某一品牌,蟹的品质才是根本。杨维龙说:“只要大家重视品质,认真地把品牌做出来,共同打中华好蟹这个牌子。相信通过这种方式,消费者选择就不限于这一个品牌,这一点点量,今后就没有必要去仿冒哪个。”

  事实上,近年来,随着育种、环保要求的提高,各地大闸蟹养殖逐渐规范化,品质有所提升,市场也趋于理性和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