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6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今天的中国之声特别策划《金秋十月》,我们还是为您准备了三张照片。不过跟之前在不同的景点打卡拍照不同,今天的三张照片跟旅行没什么关系,但一样是这个假期当中丰富多彩的生活。

  第一张照片:

  上海大剧院门口,国庆首演的原创歌剧《田汉》刚刚结束,散场人群里一直飘动着国歌的哼唱。与祖国同龄的黄晓莉阿姨也是观众之一,她缓步走下台阶,心绪仍难平静。走到海报前,仿佛意犹未尽,黄阿姨抻一抻红色打底衫,与同来的外甥女郑重留下一张合影。

  照片上看,黄阿姨仍保留着上海女子的精致。她从小在静安区长大,年轻时去安徽下乡,后来一直在广东工作。回忆过去,黄阿姨蛮感慨:“我大姐姐结婚,我们全家的布票一年才8尺,我们要全部集中在一起给我姐姐结婚用,那时候市场东西是非常紧缺的,到今天商品琳琅满目。”

  年轻时的黄阿姨是个不折不扣的文艺青年,直到现在还喜欢看话剧、听歌剧,每次回上海,也必到剧院打卡。她说:“原来在上海的时候我还是在静安区的合唱团,我就喜欢看那些(像)今天的交响乐团。上海大剧院是人们向往的,这个歌剧里面的演员素质很高,声音非常OK,还有乐团演奏也非常OK,都是高水平的。”

  疫情期间,上海大剧院关闭数月。尽管芭蕾舞剧《天鹅湖》在网络上放送,但观众疯狂刷屏,大呼“不过瘾”、要“剧场见”。而思乡情切的黄阿姨近一年来也身在广州迟迟没回上海。

  梧桐树、老街巷,回忆处处是乡愁。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黄阿姨立刻动身回上海探亲。外甥女许诺,要带她去大剧院听首演的歌剧。

  歌剧《田汉》集结了国内优秀创作团队,通过对文学青年到共产主义战士成长历程的刻画,让观众认识了一位特立独行、充满人格魅力的田汉。国庆长假第一天,上海歌剧院将名家荟萃的《田汉》首演定在了上海大剧院,算为久违的歌剧迷送上大礼,剧场里,黄阿姨数次潸然泪下。她说:“每次我听到我们国歌奏起来的时候,我就泪崩。我也是随着祖国而成长,看到祖国从一穷二白到今天走向繁荣富强,确实是很激动。我一边看,一边在流眼泪。”

  黄阿姨在上海大剧院里,回忆青春往事。年轻时的黄阿姨是个文艺青年,现在可以说也是一个文艺范儿十足的老人。

  不过,文艺范不仅可以在城市的大剧院里,还可以在村里的临时搭建的舞台上。

  第二张照片:

  这个中秋,河北省邯郸市河沙镇南街村上演着一台热闹大戏,主角不是演员,而是村里“野草诗社”的成员。瞧,照片上最右侧的两位老先生就是诗社创始人徐光日和贾国明,他们手持刚刚为诗会写就的作品,身形挺拔。

  徐光日是个地道的农民,但是勤于笔墨,平日里常和一帮伙伴交流书画,写写田园诗。渐渐的他想,大伙儿聚一起该干点啥!2005年,他和老大哥、73岁的贾国明发起成立了“野草诗社”。二人对诗歌创作几乎痴迷,在村里遛弯要作诗,下田种地要作诗,麦穗儿、蚂蚱皆可入诗入画,不过,在他们看来,煤改气、修厕所,村里的新变化才是笔下的“大事”。

  徐光日:我村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改厕、煤改气、煤电、路面硬化,以前没有下水道,下雨以后满街的浓泥,车都不好停,现在路面硬化了,搞了下水道了,下再大的雨我们村里不存水。

  贾国明:科技文化进农村,边学农武边学文,一改千年种田户,从此农人非粗人。所以我就根据这些变化来创作我的诗。

  村里旧貌换了新颜,“中秋诗会”也从田间地头搬进了村委大院。

  中秋国庆假期前夕,村委会专门在院里搭了个挺正式的舞台,有宣传背板,还有大音箱,台上的朗诵者就来自河沙镇各个村落。平日里他们有的种地、有的外出打工,在节日里,大家都衣着光鲜走上台,朗诵、表演得非常认真。徐光日说:“以前我们搞这个诗会,平地打个场子,我们十几个人围到一块,你念首诗我念首诗,是这样的。今年我们搭了个大舞台,搞个背景,有音响,我们分别拿出自己的诗,但是我们普通话不行,找点年轻人普通话讲得好的,替我们念。”

  徐光日期待地说,明年阳春三月,村头十里桃园一片红霞绚烂,到那时,诗社成员还将书案摆入花间树下,大家挥毫泼墨、吟咏唱和,举行“桃花笔会”,那将是十里八乡最热闹的集会。

  徐光日和贾国明组织的诗会,给村里带来了新的娱乐生活。

  还有人为了不同地方的文化生活奔忙着。

  第三张照片:

  蓝天掩映,六位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乌兰牧骑的演员,刚刚在昭君文化节开幕式上表演完器乐节目。他们身着洁白的蒙古族礼服,合影留念。

  假期中的这次表演是新创作曲目《江格尔》的首秀,队长张小红满意大家的表现,但也有些小遗憾。张小红说:“曲目就是刚刚出炉,我们的服装都是新做的,刚出来,演出效果特别好,但是没给我们队员特写。”

  赛罕区乌兰牧骑原名郊区乌兰牧骑,成立于1973年,2018年恢复重建后就一直活动在农村牧区、厂矿基层。队员们很少能参加这么大型的演出。张小红说:“我们每次分队下乡,是12个到14个人的小分队,就是承担着10个节目。在村里头,老人比较多,以二人台小戏为主,穿插1-2个民族歌舞,这种去编排,如果是在市区里进社区的话,我们是以民族歌舞为主。”

  张小红说,最近,队里还在加紧排演两个新节目。“有一个舞蹈和快板结合的脱贫攻坚看赛罕;还有一个《第一书记》,这些都来自于生活。把他们这些感人的事迹和为群众、为农牧民们作出的一些贡献改编成一个小品。”

  赛罕区乌兰牧骑队里40名队员,基本都是95后。面对密集的演出、排练,大家从不叫苦叫累,队长张小红既心疼、也欣慰。张小红说:“我们7月份开始到10月1日三个月的时间,我们总共演了95场,平均一天2至3场,就跟小陀螺似的,一直在转,有时候其实看着也特别心疼,就是演出完上车倒头就睡,但是看见观众们期待的眼神,一上台,整个人还是充满了活力。”

  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乌兰牧骑常年奔走在田间地头,张小红说,面对肩上的责任,再大的辛苦都值得。“我们乌兰牧骑是党的一面旗帜,宣传党的政策,为人民服务,给他们带来欢乐,传递精神力量的一支宣传队。我们是一支宣传队、服务队、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