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11日消息(记者朱敏)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目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阶段,但部分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因担心病情复发、周围人员歧视等出现焦虑、自责等心理问题。国家卫健委9月11日在其官网发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治愈患者心理疏导工作方案》(以下简称为《方案》),以促进治愈患者身心全面康复。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日前表示,新冠大流行已经影响了数百万人的心理健康,身体治愈之后,心理健康状况更需引起关注。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可能会产生哪些心理问题?《方案》将如何发挥作用?
  从疫情暴发初期,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便率领医院积极投入到疫情相关的心理援助工作中。他表示,很多治愈者有创伤后应急障碍,出台这一《方案》十分必要。
  陆林介绍:“这种心理冲击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很多人是重症,有死里逃生的感觉,他们经历了对死亡前所未有的恐惧、害怕,现在虽然身体恢复了,有些人仍然处于恐惧中,这些症状其实是心理上的症状;第二是轻症的人,看见周围人员对自己康复后依然害怕排斥,很多轻症康复者有紧张、焦虑、恐惧的情绪。康复者不管是轻症还是重症,大约有接近一半的人有创伤后应激障碍,或者是抑郁、失眠、焦虑,有的人无法恢复到正常状态,这也是国家卫健委出台这个《方案》的一个主要原因。”
  陆林指出,出现短时性的焦虑、失眠等状况是正常现象,只要积极地自我调节,大部分人过段时间可以缓解。陆林说:“第一,每天不管多么困难,或者多么不方便,要保持规律的作息,吃三餐饭,还要适当的体育锻炼,睡好觉;第二,如果有负面情绪,要学会接纳和宣泄。如果觉得很伤心很悲痛,哭一下也没关系;第三,要学会处理正确的人际关系,学会放松。建议有条件的人,每天要保证30分钟的有氧锻炼,比如跑步、健身操、走路等,建议户外运动。”
  如果自我调节不奏效,相关症状持续半年以上,陆林建议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
  此次出台的《方案》明确,组建基层服务团队,定期对辖区治愈患者家庭进行走访慰问。按照知情同意和自愿原则,采用心理评估量表或心理软件对治愈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查评估。并且要求各地要建立“三专”服务模式,在市级成立心理健康服务专班,在区县级设立至少1名心理专员,在街道(乡镇)设立1名心理专干。同时,在社区(村)安排1名工作人员协助开展心理服务和社会工作服务。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治愈者的心理问题来自周围人员的歧视。陆林就遇到这样的案例:治愈患者发现,他跟同事打个招呼、递个材料,对方就会去洗手,这让治愈患者感到周边人的排斥。对此,陆林表示,一方面需要治愈者自我调节,另一方面更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陆林说:“到目前为止,没有证据证明康复者会传染,过分的担心、对治愈患者的回避甚至躲避显然是不科学的。即使我们担心,我们也要客观地去跟治愈患者接触,该交流交流,该说话说话,注意一点问题不是很大。医生每天都接触那么多病人,戴上口罩,后来医生都没有被感染,这说明防控措施还是有效的。平时注意个人卫生,并按照国家规定,避免过度聚集的活动,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此次《方案》明确,要加大宣教力度,引导城乡社区居民正确了解新冠肺炎特点,减少对治愈患者的歧视和排挤,帮助治愈患者的良好氛围。
  陆林说:“新冠肺炎病毒对人类的影响有可能很快得到控制,比如一两年左右。但是对人类心理健康的影响,至少是10年以上。所以《方案》的出台,对整个社会是非常有必要的。”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官方统计,平均每40秒就有1人死于自杀,但是只有少数人选择去或者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咨询和治疗。联合国5月发布报告指出,各国对精神健康领域的投入,在应对疫情的总开支中平均占比仅有2%。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8月宣布,在疫情期间,制定了心理援助方面的各类方案、专家建议和操作手册,在全国范围内,在原有的心理援助热线的基础上,又新增了673条应对疫情的心理援助热线,来积极开展心理援助和危机干预,维护疫情期间公众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