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2日消息(福建台记者陈静 尤溪台记者郑梅珍)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外出上班,“神兽”在家,您会安心放孩子在家一个人写作业吗?

  其实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有过跟父母斗智斗勇的瞬间,不过随着技术进步,家长不甘心只凭推测了,为监督孩子写作业,有的家长选择在家中专门安装了摄像头监视。近日,有媒体报道,江苏一位家长通过摄像头监视儿子学习遭儿子报警称:侵犯我隐私!

  记者走访发现,和初中生相比,小学生被“盯”得更紧,甚至一些幼儿园的孩子也被家长“盯”上了。不少家长认为这种方式很有效。家长说:“有半年了,平时忙的时候,看他有没有写作业,叮嘱叮嘱。”  

  然而,对于家长用新科技来与他们沟通的做法,不少孩子并不买账,直言这让他们感到不适,有的还会做出一些反抗。

  孩子1:他们就是不相信我能好好做作业,所以有时候我会拿一块布给它包住,他们一下子就发现了,当场挨批。

  孩子2:家里装了摄像头,就感觉那个摄像头就是爸爸、妈妈监视我的眼睛,没有一点自由,一点隐私权也没有。

  反抗比较激烈的是,有媒体报道,开学前几天,江苏一位家长竟遭到了儿子的报警举报,报警的原因是,父亲通过摄像头监视自己读书,而父亲则当场反问孩子,你有多少隐私?新闻一出冲上了微博热搜,网友纷纷留言,发表自己观点。有人认为,父母应该知道孩子并不是父母的附属品,而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这样监视孩子不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不过,也有人说,不是所有孩子放假在家都有家人陪伴,独自在家的孩子也不是都会合理安排时间,有这个监控也会起到一个督促作用。

  同样,微博上8月31日设立的关于“你认为父亲做法可取吗?”的投票也吸引了众多网友作出选择,截止到9月2日中午12点,已经有12.5万人投票,其中认为“不可取、侵犯隐私”的网友超10万人,认为“可以理解,也是无奈之举”的网友2.2万人。

  那么,父母们用摄像头监督孩子的做法是否涉及侵害孩子的隐私权呢?记者联系上福建仰高律师事务所律师赖水娟,对方表示,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违法行为。赖水娟说:“首先确定一点,小孩也是有隐私权的,所以他个人的生活、学习,包括个人的信息,都属于小孩隐私内容的一部分。作为家长来讲,首先要尊重孩子的隐私权,通过比较柔和的方式来处理和解决,比如和孩子一起坐下来,通过多沟通和多交流,比通过冷冰冰的机器进行监控会更好。”

  如今选择安摄像头监控孩子的家长并不少,在2019年4月武汉楚天都市报的一篇报道中,记者在武汉市江岸区、武昌区随机挑选了4所优质中小学,对五、六、七、八年级的8个班,共422人展开了不记名调查。结果显示,有33个家庭专门安装摄像头,监督孩子写作业。调查显示,和初中生相比,小学生被“盯”得更紧,甚至一些幼儿园的孩子也被家长“盯”上了。

  而接受调查的孩子中,约九成表示,不愿意被摄像头“盯”着做作业。几乎一边倒地认为这让自己“没自由”“很压抑”。

  中国家庭教育指导师、福建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陈仁德认为,与其让冷冰冰的摄像头“盯”着孩子,不如多花时间陪陪孩子。让孩子主动发现学习的乐趣,自愿去学习。“监控不是目的,也不是手段,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让自己养成习惯来引领孩子,才能引领孩子提升学习成绩。比如说我们家长每天早晨起床洗漱完毕以后,如果进入学习状态,没有在刷手机,孩子也不会在玩手机。比如孩子放学刚回来,已经学了一天很辛苦了,他需要到户外活动一下,父母亲就不要急于叫孩子做作业,要跟孩子说读了一天很辛苦,妈妈有空或者爸爸有空陪你去其他地方玩。当进入学习状态,问孩子做作业需要多长时间,比如45分钟,那就45分钟,叫孩子事先做好准备。不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你需要什么就告诉孩子必须去执行,这样很容易产生亲子对抗。”

  过去没网络的时候,父母未经孩子同意撬开抽屉,私拆日记、信件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如今技术升级,只要一开摄像头,家里顿成“圆形监狱”。

  坦白来说,为人父母者当初都曾为人子女,很多人小时候都有过被父母“无视”或者“粗暴对待”的经历。可是,当人们完成由子女到父母的角色转换时,却并不一定能抛弃自己父母当初并不太适宜的做法,有时反而会变本加厉地施加到自己孩子的身上。

  所以,我们不能仅仅把家长安装摄像头监管孩子当成一件小小的家务事来说,这其实包含着代际矛盾、教育观念冲突等话题。孩子要长大,家长也需要转变观念,希望我们所有人能够共同成长,更希望孩子不要成为在家长的摄像头监督下成长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