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13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今年夏天,“大雨”“汛情”是备受关注的“关键词”。6月以来,我国长江、淮河、太湖流域发生了严重的汛情,“超历史”这样的字眼出现了多次。全国共有634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194条“超保”、53条“超历史”。江淮流域梅雨季降水量和持续时间均位于1961年以来历史第一位。洪涝灾害造成6346万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789.6亿元。

  12日,京津冀地区见证了强降雨的威力。那么,大雨、洪水还会来吗?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应急管理部、自然资源部、中国气象局等部门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今年防汛救灾工作情况,并就一些热点问题回应了公众关切。

  北京12日晚上迎来了入汛以来的最强降雨,这场雨牵动了无数人的心。有人将它和8年前的北京“7·21”大雨作了对比。在13日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气象局副局长余勇表示,无论是持续时间,还是强度,这次的降雨都不如“7·21”大雨。

  余勇说:“13日早上8点气象部门统计的资料,北京中部,天津静海,河北保定、沧州等地普遍出现大暴雨,雨量在100至190毫米左右。最大雨量出现在河北雄安新区,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局地达到242毫米。北京地区全市平均降雨量为69.4毫米,城区达到92.8毫米,最大降雨量达到156毫米。我们对比了一下北京这次的降雨过程,无论是降雨过程的持续时间,还是降雨的强度,都不如2012年的‘7·21’和2016年的‘7·20’以及2018年的‘7·16’过程。今年,北方的汛期可能会结束得偏晚,北方的降雨具有局地性、强对流性比较明显的特点,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可能出现多降雨,一定要注意防范。”

  10日晚以来,四川部分地区普降大到暴雨。四川绵阳、德阳、成都、雅安等地部分地区降雨量300至380毫米,局地400至480毫米。受灾人员超10万人,并且已经有人员死亡、失踪。余勇说,四川这次的降雨过程一共有6个国家气象观测站降雨量突破了历史极值,未来还会有降雨过程。他介绍:“未来,四川盆地总体维持多降雨的天气。盆地的中西部累计降雨量普遍有80至150毫米的降雨,部分地区超200毫米,局地超过400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可能会偏多到1到2倍。我们初步分析,这两天四川盆地的雨势稍微有所减弱,但15到17日又将有一次新的降雨过程。”

  我们常说,“七下八上”(七月下旬和八月上旬)是我国防汛的关键期,现在八月上旬已过,是不是意味着今年的防汛关键期已经结束了?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秘书长、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兼水利部副部长周学文明确表示,主汛期一直会延续到9月底,下阶段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仍然很大。

  周学文说:“前一个阶段,长江、淮河、太湖等大江大河大湖和几百条中小河流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到目前为止,还有不少河段超警戒水位。河湖水位高,堤防浸泡的时间长,容易出现险情。根据历史的资料统计,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平均每年生成的台风大概有26个到27个左右,其中在我们国家登陆的有6到7个。今年以来,生成的台风数量和在我国登陆的台风数量都偏少,后期生成和登陆我国的台风可能数量偏多、时间集中、影响偏重。不仅沿海地区要高度重视台风的防御,做好充分准备,还要严防台风深入内陆并北上带来的风险和影响。”

  近几年,山体滑坡等山洪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占洪涝灾害总人数的60%以上,成为洪涝灾害中的主要“杀手”。今年,一些地方对山体滑坡提前预警,群众安全转移,但有些地方还是发生了人员的伤亡。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凌月明表示,今年成功预报了270多起灾害,成效明显。目前正在加快推进“人防+技防”预警体系。“凭我们的工作经验,如果有2小时的预警时间,可以保证不死人;如果有30分钟,绝大部分人都可以撤出来,因为对应急避险组织,我们现在基层的组织力量非常强;如果有5分钟、10分钟,也可以把伤亡减到最少。关键是要知道‘什么时候动’,这是我们工作最关键的地方。所以现在我们‘人防+技防’的这套预警体系正在加快推进。”凌月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