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月25日消息(记者周尧)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6月25日是第30个全国土地日,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颁布34周年。如今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我国耕地保护面临哪些新挑战?耕地保护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推进?

  今年全国土地日的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保护粮食安全再次被提及。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管理系教授严金明特别指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诸多因素提醒我们,保护粮食安全刻不容缓。“在疫情发生的初期,国际粮食的价格就有所上涨,也有部分国家限制或者禁止粮食出口,比如越南、柬埔寨、哈萨克斯坦等。尽管这些国家采取的一些措施对中国的影响比较小,但引发的不确定性风险需要我们高度警惕。”严金明说。

  1986年6月2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并颁布我国第一部专门调整土地关系的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为纪念这一天,从1991年起,把每年的6月25日确定为全国土地日,中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保护土地而设立专门纪念日的国家。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郧文聚回忆说,30年来,主题的变化也反映出我们对国土资源的认识在不断深入。“30年分成三段,就3个10年来说,第一个10年讲的更多的是土地方方面面的关系。但在第一个10年的后一段时间,‘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已经出现,后来它们成了高频词。”

  2013年底,我国确定了“确保粮食安全,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目标,这一条“红线”也成为了“土地人”始终坚守的底线。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也发生了一定改变,越来越多的人主动降低碳水的摄入,增加了肉、蛋、奶的摄入。这是否意味着我国的粮食压力减小了呢?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张凤荣指出,目前我国自产的粮食只能占总消耗的6/7,还有1/7要靠进口。他说:“大家都觉得我们现在的生活很好了,吃不了很多粮食。实际上这是大家的一种错觉,因为我们现在吃的肉、蛋、奶增多了,而这些都是需要粮食转化的。如果我们只吃原粮,我们确实够吃,但一旦改善膳食营养水平,就会不够吃。”

  为了有效保护耕地,因地施策,各地也在积极探索保护耕地的新举措。借鉴“河长制”的成功模式,到2020年12月底前,天津市10个有农业的区将全面落实“田长制”,实现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网格化监管。天津武清区大黄堡镇实施“田长制”以来,对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等行为形成了监督震慑作用。大黄堡镇副镇长吴宝生介绍:“‘田长制’推行以来,我们巡查的时候每个地块转,如果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处理。到目前为止,大黄堡镇还没有发现破坏基本农田、破坏耕地的行为。”

  在大城市生活的人已经习惯了水泥森林,曾经穿城而过的小溪都成为了回忆。“城镇建设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陨文聚指出,这要求我们对每一寸土地的效益要追求“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三位一体”,建立宏观统筹的土地管理新观念、新机制。在他看来:“要我说就是‘三明治’,一片是自然资源,源头管理;一片是生态环境,后果严惩;中间是各地区各行业在过程中的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