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5日消息(记者刘飞)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今天(5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加强医疗物资质量管理和规范市场秩序工作情况举行发布会。商务部、海关总署、药监局等部门再次明确,出口的检测试剂等五类产品,必须取得我国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此外,商务部表示,中国没有也不会限制医疗物资出口,同时,继续采取措施严控出口质量。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3月下旬以来,出口疫情防控物资增幅比较大,从3月1日到4月4日,全国共验放出口主要疫情防控物资价值102亿元,主要包括口罩约38.6亿只,价值77.2亿元;防护服3752万件,价值9.1亿元;红外测温仪241万件,价值3.3亿元;呼吸机1.6万台,价值3.1亿元;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284万盒,护目镜841万副。

  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司长金海表示,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呼吸机、红外体温计等出口医疗物资,严格凭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验放。金海表示:“支持企业通过电子方式提交相关证明;加强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坚决查处防疫商品侵权行为;对于出口伪报瞒报、夹藏夹带、以假充真、不合格冒充合格等违法行为依法实施严厉打击。”

  商务部外贸司一级巡视员江帆明确表示,中国没有也不会限制医疗物资出口。同时,如医疗物资出口中出现质量问题,将认真调查,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依法惩处,严控出口质量,切实维护“中国制造”的形象,更好地发挥医疗物资对支持全球疫情防控的重要作用。江帆说:“取得我国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产品注册证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目前有2000多家,对外国采购商来说,可供选择的供货商数量相对充足,供货质量更有保障。我们也提醒国外采购商从药监部门公布的企业名单中选择合作伙伴,避免因为产品不符合资质要求而导致无法正常出口。”

  针对有媒体报道,部分国家称从中国购买的口罩等部分医疗物资出现质量问题,江帆回应称,通过多方调查了解,发现有关报道并没有客观地反映事实全貌,有些媒体完全归咎于中国产品质量不过关,实际上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中外产品的质量标准不同,使用习惯上存在差异,甚至使用者操作不当也能引发一些质量疑问。

  江帆表示:“比如,前一阶段中国出口荷兰的一批用于个人防护的非医用口罩被分发给了当地医院使用。我最新得到的消息是,4月3日晚上,荷兰卫生大臣发布推特表示,中国新到的一批口罩质量符合荷兰官方标准,并且已经批准下发。生命高于一切,医疗物资的质量安全直接关系人的生命健康,在全球疫情防控特殊时期,更要果断采取严厉措施,进一步严格控制医疗物资产品质量,规范出口秩序。”

  江帆还指出,进口国家和地区对进入本国市场的医疗物资进行质量把控是国际惯例,在中国主动担当、严把出口产品质量关的同时,也希望有关国家和地区在进口环节进行必要的质量检验,同时在使用中严格按照产品适用范围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

  据了解,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也已特别注重对防疫产品认证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特别是针对出口的不规范认证行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监管司司长刘卫军介绍,12315投诉举报热线和网络平台可接受相关投诉举报。“目前,各地市场监管部门都在集中开展专项整治,整治重点主要有伪造冒用买卖认证证书、未经批准擅自从事认证活动、认证活动不规范以及认证价格违法的行为。”刘卫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