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16日消息(记者张明浩 见习记者张晓宇)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今天(16日)上午,迁址升级后的中国消防博物馆在北京重新面向社会公众开放。近一万平米的展厅里展览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多种灾害类别、火灾场景复原、火场疏散逃生等多个互动体验展项,它也是我国消防行业唯一的国家级主题博物馆。那么,新馆还有哪些不同?特色展项的体验效果如何?如何参观?

  16日一大早,来自北京十一学校的延安同学和伙伴们一起,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永外大红门西马场甲14号的中国消防博物馆新馆,参加新馆迁址升级后,正式开馆的首场开放活动。

  在活动现场,近一万平米的展厅里展览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多种灾害类别、火灾场景复原、火场疏散逃生、建筑消防设施、城市消防规划、119火灾报警、暴风雨体验、地铁疏散逃生、地震应急避险、火灾体验剧场、紧急医疗救治、模拟火灾扑救等多个互动体验展项寓教于乐。

  北京十一学校教师赵文静说:“今天带学生来到消防博物馆,感觉这里的情景设置都很真实,可以激发学生真实的体验感,学生的兴趣都很盎然,觉得非常有意思。在这个体验当中学生也收获了很多的知识,对消防知识有更多的了解,有一些他们以前没有过的体验,对消防员的工作也有了更深地了解,对消防员也有了更高的敬意!”

  上午十点半左右,首场开放活动后,博物馆迎来了第一批市民参观者。北京市民张先生和爱人通过女儿得知这一消息后,第一时间赶来参观。张先生说:“通过参观这个博物馆,了解到中国人民在历史上如何与火灾做斗争,感受到新中国建立以来消防事业的飞速发展。了解了一些逃生知识,比如在地震火灾时如何避险、火灾发生后如何逃生。”

  据了解,中国消防博物馆隶属于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是一座集消防历史文化展陈、火灾警示教育、防火防灾科普和体验互动于一体的国家级行业博物馆,也是消防行业唯一的国家级主题博物馆,原馆于2010年11月8日开馆。去年6月,在党和国家机构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为适应新时期应急管理和消防救援事业发展,中国消防博物馆启动了迁址升级工作。

  中国消防博物馆负责人周海滨表示,经过16个月的紧张施工,圆满完成了升级复展工作。“新馆延续了原来传统的展览内容和形式,同时特别增设了‘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的组建’‘英雄逆行’等展厅展项,更加全面地向观众展示我国消防历史文化、新中国消防事业成就以及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新形象。同时,展馆广泛运用多媒体展陈技术,打造具有‘知识性、实用性、互动性和趣味性’的参观体验展项,可以让观众学习到火灾、地震、地铁、暴风雨等多种场景的灾害避险逃生知识,掌握防灾减灾救灾技能。”

  周海滨介绍,开馆后,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外,中国消防博物馆将于每周三至周日上午9时至下午17时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团体观众可通过中国消防博物馆官方网站提前预约,个人观众可持有效身份证件直接到馆参观。

  周海滨表示,观众到中国消防博物馆参观,主要会有三个方面的收获:一是认识多种灾害风险。观众能够在博物馆内实景体验家庭、办公楼、商场、地铁等生活中常见场所的灾后场景,并直观感受地震、暴风雨等灾害的严重危害,充分认识各类灾难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严重影响,从而提高防灾意识。二是学习掌握逃生知识技能。结合各类模拟场景的逃生避险,经过博物馆体验式、沉浸式课程教学,观众能够学习掌握灭火器、消火栓、逃生锤、防烟面具等各类应急避险设备设施的操作方法,了解灾害预防、灾时避险、灾后逃生等防灾减灾常识,并通过全过程、全要素演练,以及寓教于乐、寓教于场景的学习环境,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掌握自救互救技能,提升防灾减灾救灾的综合素质。三是了解应急管理和消防救援事业。通过参观,观众可以了解人类与火灾斗争的进步过程,感受我国悠久灿烂的消防历史文化,了解新中国消防发展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