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我国现有吸毒人员240.4万名 人数首次出现下降

2019-06-26 17:23: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6月26日消息(记者李欣 孙莹)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今天(6月26日)是第32个“国际禁毒日”,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国内禁毒形势持续改观,现有吸毒人数首次出现下降,但“金三角”等境外毒源地向我国渗透的势头进一步加剧,“互联网+物流”已成为贩毒活动的主要方式。

  面对不断滥用的毒品现状,我国将如何防控毒品蔓延趋势?对于层出不穷的新型毒品,又该如何鉴别?

  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近日发布的《2018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10.96万起,缴获各类毒品67.9吨,国内禁毒形势呈现持续改观的积极变化,多数地方毒情形势正在逐步好转。国家禁毒委员会副主任刘跃进介绍,截至2018年底,我国现有吸毒人员240.4万名,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8%,首次出现下降。2018年,全国新发现吸毒人员同比减少26.6%,其中35岁以下人员同比下降31%,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成效继续得到巩固。

  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共破获国内制毒案件412起,捣毁制毒窝点268个,同比分别下降30.8%和15.5%。刘跃进介绍,经过持续严打整治,国内制毒犯罪活动受到重创,传统制毒重点省份广东出现源头性收缩。但“金三角”“金新月”等境外毒源地对我国“多头入境、全线渗透”的复杂态势仍未改变,境外毒品向我国渗透呈进一步加剧势头。

  刘跃进说:“根据中国遥感监测数据显示,金三角地区去年罂粟种植面积56.3万亩,可产鸦片500多吨。在保持大规模生产海洛因和冰毒片剂的同时,制造晶体冰毒和氯胺酮,并向周边地区输出,已成为我国合成毒品主要来源。”

  而且,目前我国合成毒品滥用趋势依然蔓延,滥用毒品种类和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去年全年新发现新精神活性物质31种,像“神仙水”“娜塔莎”“0号胶囊”等具有极强伪装性和迷惑性的新型毒品不断出现。刘跃进表示,新型毒品以青少年在娱乐场所滥用为主,给监管执法带来难度。冰毒已取代海洛因成为滥用“头号毒品”,大麻滥用上升趋势明显,全国滥用大麻人员2.4万名,同比上升25.1%。

  报告显示,去年,我国共破获走私、贩卖、运输毒品案件7万起,同比下降31%。但不法分子全方位利用陆海空邮渠道走私贩运毒品,“互联网+物流“已经成为了贩毒活动的主要方式。刘跃进介绍,不法分子会通过互联网物色运毒“马仔”,或通过物流寄递等渠道运毒,收寄不用真名,联络使用隐语、暗语,采用微信、支付宝、Q币等在线支付方式,交易活动“两头不见人”,发现和打击难度大。

  “受制毒原料需求旺盛的影响,国内非法生产买卖运输和走私制毒物品违法犯罪活动依然活跃,制毒物品更新替代加快,互联网成为贩毒人员勾连交易的平台,贩毒活动更加隐蔽,利用“暗网”贩毒增多,寄递物流贩运毒品更加突出。”刘跃进说。

  为有效减轻毒品社会危害,我国深入实施了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程,有效减缓了新吸毒人员的滋生,同时也积极推进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程。司法部戒毒管理局局长曹学军介绍,目前,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共有强制隔离戒毒场所370个,戒毒康复场所(区域)73个。“一年来,全国已有284个试点场所推行统一戒毒模式,四期四区流转戒毒人员近27万人次,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在更加科学规范的水平上平稳运行。”

编辑: 赵亚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