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调查显示: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呈下降趋势

2019-05-31 20:01: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5月31日消息(记者车丽)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今天(31日)是世界无烟日,今年的主题是“烟草和肺部健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了2018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结果,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与既往调查结果相比呈下降趋势,二手烟暴露情况有所改善,公众支持无烟环境政策比例进一步上升。

  烟草危害是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世卫组织明确,80%的肺癌和吸烟有关。截至目前,我国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20个城市发布了室内禁烟立法,控烟效果明显。专家建议,推进国家级无烟立法完成“控烟最后一公里”。健康中国必定是无烟中国,但我们离目标还有多远?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有3亿多烟民,每年因使用烟草而导致的死亡人数超过100万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6.6%,其中,男性为50.5%,女性为2.1%,农村为28.9%,城市为25.1%。与既往调查结果相比,吸烟率呈现下降趋势,但与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控烟目标——“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下降至20%”仍有较大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调查发现使用电子烟的人群主要以年轻人为主,15-24岁年龄组人群电子烟使用率为1.5%。获得电子烟最主要的途径是互联网(45.4%)。与2015年相比,听说过电子烟、曾经使用过电子烟,以及现在使用的比例均有所提高。

  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医院呼吸科戒烟门诊医师唐蕾表示,电子烟同样含有尼古丁、甲醛等有害化合物,有害公共健康。“第一,电子烟的生产厂家和生产装置可能未通过国家有关部门鉴定,有可能是三无产品或者是一些小作坊做的。第二,电子烟是将尼古丁液化、汽化,产生烟雾,达不到我们想要的戒烟效果。”

  “图形警示上烟盒”,例如发黑的肺叶、畸形的婴儿、垂危的病人等,被认为是最直接、最经济的告知烟草危害的控烟举措。目前,全球115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在烟盒包装上使用警示图形。公益控烟组织、新探健康研究中心专家龙军表示,如果国内烟盒包装印上警示图形,81%的吸烟者打算戒烟或者减少吸烟,86%的成人不再选择把烟作为礼物赠送他人。“采用图形警示的重要作用,能够最清晰、最具体、最明确地将使用烟草的健康风险传递给公众,也是一种最经济、最广泛告知危害的手段,采取图形警示的政策最能表明政府控烟的决心。”

  截至目前,我国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20个城市发布了室内公共场所控烟的地方法规,其中有6个城市已经实现全面禁烟,也就是“有顶有盖的地方不允许吸烟”。北京市控烟协会会长张建枢表示,经过4年发展,北京公共场所违法吸烟现象的比率由34.4%下降到4.9%;餐厅、车站、卫生间等地是控烟的难点,未来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广大市民对控烟还是非常支持的,对违法吸烟的现场都敢于站出来,这种曝光也是对无烟环境建设的一种支持。”

  非吸烟者的二手烟暴露率为68.1%,室内公共场所禁烟,已经深入人心。中国疾控中心的调查结果显示,公众支持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的控烟比例进一步上升,公众支持工作场所全面禁烟的比例高达90.9%。专家建议,推进国家级公共场所控烟立法,是完成“控烟最后一公里”。中国控制吸烟协会高级顾问、研究员许桂华表示:“目前,全球已经有55个国家进行了公共场所全面禁烟的立法,在金砖国家里,除中国大陆外也都颁发了公共场所禁烟条例。目前,我国已有20个城市发布了室内公共场所控烟的地方法规,获得了九成公众支持。为了保护国民的健康,希望全国公共场所禁烟条例尽快出台。”

  事实上,各个城市的地方立法和执法成功经验为国家级立法提供了有力支撑。国家级的控烟立法也正在紧锣密鼓的推进中。2014年底,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布《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送审稿)》,按照这一草案,我国室内公共场所将全面禁止吸烟,这也是我国首次制定全国层面的控烟行政法规。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李新华提示,任何年龄戒烟都会获益,戒烟越早越好。“戒烟可迅速降低发生心脏病的风险,戒烟5-15年中风发病风险降低至非吸烟者。35岁以前戒烟,能避免90%吸烟引起的心脏病;59岁以前戒烟,15年内死亡的可能性仅为继续吸烟者的一半,与持续吸烟者相比,戒烟者更少伴有疾病和残疾。”

编辑: 杨璇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