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中国互联网辟谣影响力2018年度优秀作品发布会在京举行 揭晓18篇优秀作品

2019-03-22 18:59: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3月22日消息(记者刘飞)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如今,很多人每天都在阅读和分享网络上看到的帖子、微博、公众号文章内容。下面这几条您在2018年看到过、听到过吗?“60%药品将在两三年内下架,由保健品代替?”“《劳动法出新规:员工同意放弃社保,离职时可获大笔赔偿金》”“‘天宫一号’失控撞向地球,对地表造成威胁?”……如果看到过、听到过,您信了吗?这些都是网络谣言。

  今天(22日),由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主办的“中国互联网辟谣影响力2018年度优秀作品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揭晓了18篇优秀作品。

  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全年新增网民5653万,互联网普及率59.6%,比2017年底提升了3.8个百分点,入网门槛进一步降低。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8.6%。

  日常使用中,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人也越来越多。从点开一篇网络文章,到分享给朋友或发表到朋友圈,少的只需要在手机屏幕上轻点4下,而从人们手指下跳转的,可能是高品质的内容,也可能是谣言。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祝卓宏指出,谣言容易影响老人、病人等群体:“首先是老人,因为他们很关注自身健康,而且他们身上有很多慢病,往往靠药物没有办法真正根治,而许多保健品都打着神奇的治疗效果欺骗老人。‘弱’主要指在科学素养、科学思维、科学精神上比较弱的人群。比如,文化程度相对比较低或者认知功能下降的群体。‘病’就是已经得病的,特别是病急乱投医的人。”

  在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所做的一组街头访问中,当被问到“从哪里看到谣言信息”时,部分受访者的答案是“家庭群”“父母”。

  所谓“关心则乱”,祝卓宏还提到,往往谣言正是利用了人们的情绪:“在被情绪所控制的时候,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脑残’。因为有一种情绪启动的效应,当某种信息引发了你的某种情绪,我们就很容易被情绪所控制,失去理性的判断。比如,可能很多人都碰到过骗子打电话,说你女儿生病了或者遇到车祸了,当我们听说这样的事情时,马上启动的就是一个情绪,然后直接让我们采取行动。谣言制造者往往用负性情绪激发我们的短路,使我们无法用理性思维或者科学思维来判断。所以就导致了所谓的文化程度也很高的人但是在紧急情况下遇到一些信息时也会失去判断。”

  以往“谣言张张口,辟谣跑断腿”。如何应对网络谣言?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2018年相关部门对于电信诈骗、网络谣言等网络安全问题的整顿措施持续推进,网络谣言方面,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在2018年8月29日上线。

  中央网信办应急局巡视员、副局长、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主任张拥军指出,网络辟谣的目的是澄清谬误、明辨是非。张拥军表示:“网络谣言干扰社会秩序,扰乱群众正常生活,损害人民合法权益。辟谣工作要回应群众关切,解民所需、释民所惑,为广大网民提供更加清朗的网络环境。要增强辟谣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做到事实充分、证据可靠,用全面客观可信的事实对谣言进行有力回击。辟谣工作也要快速响应。”

  去年有一则关于“劳动法出新规定”的谣言在网络上流传,其称“根据劳动法最新规定,如果员工签字自愿放弃购买社会保险,离职时就可以从企业处拿到一笔赔偿金”。对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直接进行了权威回应,发布公众号文章明确表示“不存在所谓新规定,自愿放弃社保协议不具法律效力”,并提醒广大劳动者,“请一定要重视社保缴纳,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祝卓宏表示,谣言止于真相,他建议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建议公众也应不盲目轻信而成为了谣言转发者或受到损害。祝卓宏说:“首先是完善法制,现在我们对谣言制造者惩处的相关法律还不够完善。此外,辟谣不能只停留在文字上,每位网民、公民都要有最基本的信念认识就是语言不等于事实,眼见也不一定真。”

编辑: 高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