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上海国际艺术节拉开帷幕 上百场精彩演出即将上演

2018-10-20 16:22: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上海10月20日消息(记者何源)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昨天(19日)拉开帷幕。在接下来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将有45台中外剧目、132场演出在上海上演。艺术节期间还将推出各类活动约350项,如“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板块等,惠及覆盖400万人次观众。

  如果将一个节日比作一个人,那今年迎来20岁生日的上海国际艺术节,风华正茂。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总裁王隽表示,本届艺术节将延续“艺术的盛会,人民大众的节日”为宗旨,集中开展350场活动,打造精品作品展示平台、青年人才孵化平台、文化贸易平台等“五大平台”。艺术节将成为艺术家展示成果的舞台。对于受众来说,他们则希望艺术节能够成为观众心目中享受文化成果的平台。而制作人、专业机构、买家和卖家希望通过艺术节的平台,获得成果交易的满足感。

  最受百姓关注的还是即将上演的精彩绝伦的顶级演出。为打造世界精品力作的展示平台,王隽表示,在展演作品的遴选中,艺术节一直秉持国际性、创新性和引领性。王隽说:“(艺术节)不断从艺术源头集聚、邀请更多艺术家,让他们的作品在艺术节上进行首演,进而在世界各地不同艺术节和不同国家、不同剧场、不同观众中展示我们的作品。”

  对于广大年轻艺术创作者和团队来说,如何走出去、让更多人看到他们的作品,一直以来都是他们关注的焦点。上海国际艺术节“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今年,“扶青计划”共征集到了来自德国、英国、美国等5个国家近100份作品申报,其中6部作品入选,体裁涵盖戏剧、歌剧、舞蹈、策展影像等,集中反映了当代青年艺术家对现实思考。

  例如,现代舞《微缩空间》把镜头对准都市中的个体,探讨他们和城市空间的关系;实验戏剧·白族大本曲《鸳鸯履》和舞蹈《霸王鞭》则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隽表示,艺术节是青年人才的孵化平台。很多作品在艺术节上展示之后,会走出国门,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它会通过“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整合各版块资源,打造一条从“扶青”“委约”到“交易推广”“舞台展演”的演艺全产业链。

  每年上海艺术节的主旨论坛,都是艺术节期间学术交流的“重头戏”。今年主旨论坛如约而至,以“新格局、新作为、新世代,艺术文化的活力与贡献”为主题,来自世界各地学者和艺术家共同探讨艺术在新时代格局下的作用,以及如何发挥艺术节跨文化交流平台作用等话题。

  主旨论坛上,嘉宾结合个人的艺术体验,从艺术的构想、决策,以及艺术创作和实践等方面畅谈了艺术和文化的多元联结作用。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纲以个人音乐创作为例,分享了他对中国文化、世界表达这一问题的深刻思考。他认为,多样化的艺术形式最终将凝结为强有力的文明纽带,释放艺术文化遗产的活力。叶小纲说:“像中国所有音乐家一样,我们创造音乐,不仅是为了创造美,也是为了改变我们的世界,量化人们的情绪,向我们的后代提供更多更好的智慧结晶,让年轻观众在听觉中得到想象力的启发。”

  在戏剧舞台上,能够“叫好又叫座”,实现难度很大。但导演田沁鑫的作品——《生死场》《四世同堂》《北京法源寺》,却场场一票难求。她执导的歌剧《长征》,上座率几乎百分之百,刷新了国家大剧院建院十年的票房新高。论坛上,她分享了对于用戏剧语言讲好中国故事、用科技手段更好呈现中国文化精神的思考。“从先秦的‘俳优’到汉百戏、唐参军戏,到宋金院本,到元杂剧,到明朝600年的昆曲,到清朝600年前的京剧,这个古老大国的戏剧精神,凝聚了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和之美,受道家文化影响的超脱之虚,受楚骚文化影响的夸饰之其受中国禅宗影响的意境之说。中国戏剧导演要尊重中国戏剧的历史,研究中国戏剧的审美气质,探寻中国戏剧的结构精神。”

编辑: 昌朋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