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各地群众欢欢喜喜过大年 民俗精彩年味十足

2018-02-16 17:59: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2月16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今天(16日)是农历大年初一,全国各地都备上了精彩纷呈的年味大餐,逛庙会、赶大集、打年鱼……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和特色文化让人目不暇接,在喜庆热闹中透露着浓浓的年味。

  在中国最美乡村江西婺源有庆新年吃鱼、挂干鱼的习俗。村民们用竹子编织出形形色色的鱼挂在家家户户门口,祝愿生活幸福、年年有余。竹鱼制作者洪盛林说:“庆祝一下我们国家年年有余,农民生活好了,奔小康。”

  正月初一,在江西南昌千年古塔绳金塔下,一群老艺人们在进行非遗项目“南昌道情”的表演,他们一手持简板,一手打渔鼓,边打边唱,极富韵味,是老一辈南昌人喜爱的“流行歌曲”。南昌道情演唱者涂梅说,过年了,想把传统的文化唱给大家听,有一种节日的喜庆氛围。

  在千年古镇安徽濉溪县临涣镇,每年的“踩街”是“雷打不动”的春节保留曲目,已经延续上百年。今天,80多位民间艺人走上街头,表演狮子龙灯、竹马旱船等20多项民俗文化节目。民间艺人身着盛装,伴着鼓乐,走入广场、走上街道,和群众一起自娱自乐。60多岁的民间艺人郑德华举着中国龙告诉记者,(龙)在中国是人民幸福的象征,祝祖国繁荣富强,老百姓的日子蒸蒸日上。

  在河北昌黎县,地秧歌深受人们喜爱,上到七八十岁的大爷大娘,下到几岁的孩子都能扭上一扭。大年初一,秧歌艺人身穿色彩艳丽的秧歌服装,脸上画着各式彩妆。手拿烟袋、布扇等道具,扭起了一场豪放而又古朴的秧歌。欢乐的秧歌曲吸引不少前来观看的群众。

  今年是河南兰考脱贫后的第一个春节,在小宋乡郭店村锣鼓喧天、唢呐悠扬,村民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热闹的麒麟舞,村民段平宽说:“年轻人平常不在家,回来专门看麒麟舞,看到这个舞时都非常激动,因为麒麟舞象征吉祥,非常有年味,希望我们的生活就像麒麟舞一样越来越好。”

  在福建福州,过年期间,部分老人的子女不在身边,金洲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志愿者跟老人们一起包饺子、烤蛋挞,让老人们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和温暖。社区独居老人吕阿姨说:“确实感觉到心里很激动,也感觉到满满的幸福感。”

  爆竹声中迎旧岁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为守卫空气质量,近年来北京、浙江、安徽、江苏等多地接连出台相关规定,对燃放烟花爆竹进行规范和限制,不少市民也主动加入禁放大军。江苏昆山13岁的小朋友洪文告诉记者:“放烟花会污染环境,还会引起安全隐患,我以后再也不放烟花了。”

  没有烟花爆竹的喧嚣会不会少了点年味?江苏常熟民俗专家胡燮敏介绍,其实在古代也有不放烟花爆竹同样喜庆热闹的庆祝方式:“在火药没有发明之前,古人也不用炮竹,替代品比较多。”

  山东省淄博图书馆里的VR贺新春虚拟现实体验区就是一种体验民俗的新方式。体验者可以用手触碰虚拟世界里的鞭炮、烟火,周边会响起热闹的鞭炮声、烟火声,伴随着视觉上的燃放效果依次出现,让人们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小朋友王泓锦说:“里面可以写春联、写福字、剪窗花、点烟花。”

编辑: 高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