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中科院:污染排放和不利气象条件构成灰霾内外双因

2017-03-01 17:12: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3月1日消息(记者潘毅)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中国科学院今天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的研究进展。

  这一研究将大气细粒子PM2.5的生成、演化和控制作为核心科学问题,重点研究区域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通过可控实验、外场观测和数值模拟确定致霾污染物的组成及来源,探寻区域灰霾形成的关键物理化学机制,识别关键污染物和污染源。

  研究表明,污染排放是灰霾形成的内因,专项通过对机动车尾气生成颗粒物过程的模拟研究,发现机动车尾气排放对灰霾形成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生成二次颗粒物。

  中科院区域大气环境研究卓越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专项首席研究员贺泓指出,轿车所带来的排放,主要是VOC(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柴油车带来的主要是氮氧化物排放,当然也排放一些颗粒物。总体来说,机动车排放颗粒物很少,但它排放的气态污染物在后续会变成二次颗粒物,对成霾的贡献也主要表现在二次颗粒物上,因此要重点控制机动车的排放。

  同时贺泓也指出,控制机动车排放污染,可以非线性地为工业源排放创造空间,不至于对GDP造成大的冲击。

  出现以低风速和逆温为特征的不利气象条件是雾霾形成的外因。近40年来,京津冀年平均风速逐年减小,减小幅度达37%,尤其对京津冀污染物扩散有利的北风频次和风速都显著下降。同时,内因和外因之间还存在正反馈机制,使污染进一步加剧。

  贺泓分析指出,太阳光照不到地面,地面被冷却,上层被加热,造成逆温和边界层下降,污染更加严重。比如北京机动车污染本不是严重的污染,但由于大气边界层下降,污染物扩散不出去,造成后续污染加剧。这是污染跟气象双向反馈的作用。

  正是这种内外因交织、特别是二次颗粒物生成的机制不明,大大增加了灰霾问题的复杂性和治理的艰巨性。2013年以来,全国空气质量总体向好,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占比逐步降低,优良天数比例明显上升。2013-2016年,全国平均改善幅度在30%左右,污染更重的京津冀地区改善幅度更大。

  不过,贺泓指出,颗粒物浓度还远未达到环境显著改善的拐点,没能使公众明显感受到大气质量的改善。造成这种现象有两个原因,一是环境改善的效果虽未出现,但颗粒物浓度远远没有达到人们能够明显感受到的拐点;二是能见度除了跟pm2.5浓度相关以外,还跟风速、湿度密切相关。所谓“雾霾”的说法,指的就是很多时候,雾和霾确实是分不开的。

编辑: 李诗琪
关键词: 雾霾;灰霾;污染排放;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