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文史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中国之声 > 新闻晚高峰

盘点做好事反被讹的那些事:南京彭宇案开坏头

2013-11-22 18:26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说两句  分享到:

  央广网北京11月22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言下之意,国人最讲道德。 但今天,我们却突然发现,“做好事”之前,先得进行风险评估,否则,就可能被讹。

  【江苏南京】

  2006年11月20日。彭宇扶起了被撞成骨折的老太太。事后老太指认撞人者是彭宇。一审到三审,最后双方和解,此后各方三缄其口。

  【天津】

  2009年10月21日,许云鹤看到王老太跨越路中心的护栏倒地受伤。他立即停车,翻出创可贴给老太包上,并拨了120。但事后,却被讹做肇事者。

  【广东梅州】

  2011年8月17日,村民林春绪救了被撞的八旬阿伯并送进医院,却被其家人咬定是肇事司机,不仅遭到围困、指责、谩骂,最后被迫在医院下跪!

  【江苏南通】

  2011年8月26日,大巴司机殷洪彬扶起了一位被撞伤的石老太,事后,老太指其为肇事者。幸亏大巴装了录像设备,真相大白。

  以上所有的案例或许都有点极端,但它们却有一个共通点,为什么所谓“讹人”的都是老人?这可能是对“治病养老”最焦虑的一群人。

  的确,道德沦丧,与个人的温饱程度没有绝对的关联,但却可能有着重要的因果关系。“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管仲2600多年前的治国之道,翻译成今天的话,就是:保证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是让老百姓遵循道德规范和荣辱观的前提。

  讨论人性善恶,其实并没有多大意义,毕竟,善念恶念,每个人都有。有时,也只不过是 一念之差。

  但问题的关键是,怎么才能让普通公众在 摔倒的老人 面前 勇敢起来,而不是冷漠围观。比照小汽车的第三者强制险出台相关险种,能行吗?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6807262

编辑:向昌明

头条推荐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