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17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5月14日,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平河梁段、月河梁段、秦岭梁段等地迎来降雪天气,部分地区气温降至0℃左右。5月12日,内蒙古额尔古纳市黑山头地区则下了霰,但也一度被误以为是降雪。

明明立夏已过去10多天,为什么还会降雪、下霰?今年夏天将迎来反常天气吗?地球是不是即将进入“小冰河期”?

 

立夏飞雪,少见但并非没有

实际上,这轮降温不止发生在陕西和内蒙古。5月14日前后,青海东部、河南洛阳白云山、重庆城口县黄安坝等地都出现了降雪。中国气象局气象分析师李倩告诉我们,当时一股较强冷空气从我国西部展开影响,与东南暖湿气流交汇,导致西北、西南多地出现降水;同时,气温显著下降,局部地区降幅超过10℃,上述地区的日最低气温甚至降至0℃以下。降水加上低温,导致了“立夏飞雪”。

立夏飘雪的确少见,但并非没有。从华北到长江中下游的大部分地区,通常都会在雨水、惊蛰时期结束降雪;西北、东北则相对较晚,兰州、沈阳、哈尔滨的平均终雪时间在清明,呼和浩特、乌鲁木齐、长春和西宁则在谷雨,拉萨甚至会在立夏才迎来终雪。不过,这些都只是降雪结束的平均时间,具体情况因各年而异。历史上,北京的最晚下雪时间是在5月中旬,高纬度地区也曾出现五月飞雪。

内蒙古额尔古纳市黑山头地区下的则不是雪,而是霰。霰又被称为雪丸或软雹,由云中的冰晶和冷却水相碰合并而成。云滴很小,与冰晶接触时,其中含有的空气还未溢出就被冻结。这些冻结在云滴中的空气,让霰疏松易碎不透明。霰通常降自积雨云或层积云,下降过程中呈圆锥形或球形,直径一般为2~5毫米。

霰粒(蔺发森拍摄 来源:中国气象局)

霰和雪远看都是白花花一片,但细看各有不同。雪一般为六角形,霰则是球状或圆锥形,个头比雪大。霰落到硬地面上会像跳跳糖一样反跳,落地有声,雪落下时则非常安静。另外,下霰通常是在冬春季节,于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夏季较为少见。

今年,冷空气异常活跃

今年的气温的确与往年不太一样。立夏以来,中东部大部分地区的气温都低于往年。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偏低2~4℃,内蒙古中部、京津翼及陕西等地最近10天甚至偏低4~6℃;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总体气温也偏低1~2℃,湖南、广西等地偏低2~4℃。

这主要是因为今年的冷空气异常活跃。从进入春天到现在,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已经多达11次,其中4次达到寒潮的标准。冷空气频繁出现,源于大气环流的阶段性波动和热带海温的异常。在拉尼娜事件的影响下,欧亚中纬环流向度大,阶段性波动明显加强。另外,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和东亚槽都出现了阶段性增强,为冷空气频繁影响我国提供了有利条件。

不过,虽然初夏寒冷,又出现降雪和降霰,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会有一个凉爽的夏天。李倩解释道,降雪降霰都是短时间的天气现象,不会对长时间的气候产生影响。预计在5月下旬,北方就会迎来显著升温,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将比常年同期偏高1~3℃。22号前,内蒙古东部、华北、黄淮、辽宁西部等地将有晴热天气,局地出现超过35℃的高温天气;17~22日,北京的最高气温将连续6天超过30℃;23日以后,南方的气温也降逐渐回升。

地球即将进入“小冰河期”?不可信!

冷热天气频繁变化,也催生了一些流言,例如有传闻称,“小冰河期”就要来了。

“小冰河期”是指相对较冷、但比毁灭大量动植物生命的“冰河期”暖和的时期。历史上,“小冰河期”出现时,地球气温大幅下降,导致全球粮食减产、人口数量减少。李倩指出,这样的说法不准确。

虽然我国今年初夏寒冷,但放眼全球,许多地区正面临着高温天气。例如,印度西北部和中部就度过了122年以来最热的一个4月;进入5月,印度首都新德里连续7天气温超过40℃。南非则遭遇了60年来罕见的极端强降水,巴西局地也出现破纪录的降雨。在全球变暖背景和当前拉尼娜事件的影响下,气候异常变化显现。

实际上,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评估,目前极端天气发生的频次,在观测中前所未有,且将随全球变暖加剧而增加。根据预测,全球每升温1℃,日极端降水事件会加剧约7%。同时,极端天气事件将在空间上分布更加不均,旱的更旱涝的更涝,冷暖分布也不均。例如我们与印度正分别经历着“立夏寒”和极端炎热;而且,极端天气事件的种类也将更加复合。

因而,如果不能控制全球变暖的趋势,未来全球还将遭遇更加频繁、更加强烈、更具复合性的极端天气事件。

监制:白中华

记者:鹤佳 杨扬

编辑:马露丝 彭毓姬

编辑:杜静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