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30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9月28日晚,中国科幻大会在北京首钢园开幕。开幕式上展现的科幻产业基金、产业联合体、科幻产业报告等无一不显示着我国对科幻产业的重视,科幻大会上奇幻多彩的各种板块更是不同领域科学爱好者的饕餮盛宴。

我国科幻产业发展现状如何?科幻与科学紧密相连,科幻将为我们的未来生活带来多少崭新的可能?

(图片来源:北京日报)

 

我国科幻产业发展现状如何?所谓“硬科幻”“软科幻”怎样区分?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与影视融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果壳联合创始人姬少亭28日晚亲历了中国科幻大会的开幕现场。她介绍,我国科幻发展趋势向好,正在产业链条的搭建期,处在源头到终端的各方磨合时期,科幻作品的表现形式不再单一,漫画、影视和游戏类的视觉化呈现手段正在蓬勃发展。

我国科幻产业发展之所以日新月异,姬少亭认为,是我国经济崛起、科技飞速发展并深刻改变社会生活的时代背景决定的。欧美及日本科幻佳作迭出的黄金年代,分别适逢两次工业革命和二战战后的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因此科幻也被视作“国家发展的晴雨表”。

科幻作为源自西方的舶来品,已经在中国发展了近一个世纪,鲁迅先生就曾经由日文翻译了一些欧洲科幻作品。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科幻界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幻作家,其中,刘慈欣、王晋康、何夕、韩松被并称为“中国科幻四大天王”。近些年,90后、00后一代年轻作者崭露头角,赢得国际奖项和读者的青睐,延续中国科幻的繁荣。

至于读者群体常提到的“硬科幻”和“软科幻”,其实指的是作品关注技术与主题的“硬核”程度。中国尖端科技进步给中国科幻作家们源源不断地提供灵感,他们将关注给予越来越丰富的主题,思考技术及其演进带给人类自身的影响。“软硬科幻”的边界已经变得日渐模糊。

(图片来源:央视网)

潜艇、登月、定位徽章……旧日科幻今实现,“科技树”哪边茂密哪边稀?

科幻作品代表了人类对未来的想象,科幻作者通常不以“预言家”自居,而是认为自己在书中描绘了未来的无数可能。姬少亭介绍,科幻中有“科技树”的概念,有的“树枝”枝繁叶茂,比如互联网、即时通讯技术和设备;但发现地外生命、太空探索的脚步却有所放缓。至于脑机接口、意识上传,以及像“哆啦A梦”那样具有感情的机器人等目标,还难以实现。可见科幻与世界的进步方向仍有差异。

尽管如此,科幻仍体现着人类基于当时的世界观,对当时技术以及人与技术关系的理解,并不是空想。它启发着科技企业去探索未知,拓展已有技术的边界。例如人工智能下机器人的自我学习、人机对话等,都是人类迈向科幻所描绘世界的重要步骤。

科幻对青少年具有怎样的积极影响?

宏观而言,科幻除了是一种作品类型、产业类型,更是一种思维训练方式。它鼓励人们以一种创新的、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去认知生活和世界。国际上普遍认为,世界观尚未定型的青少年时期是接受科幻作品的黄金窗口期。

“阅读科幻的同时,你会爱上科学。”姬少亭说,理解科幻作品的过程自然会接受一些基础的科学知识,激发对科学的兴趣。许多科幻作家和科学家正是在年少时接触到科幻作品,受到了新的世界观的冲击,因此笃信未来可以改变,而“相信未来”的这种乐观至关重要。

监制:梁悦

记者:刘鹤佳

编辑:杨扬 潘雨薇 杨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