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25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近日,“鄱阳湖白鹤保护的探索与实践”案例,从全球26个国家的258个申报案例中脱颖而出,入选 “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名单。

曾经,白鹤面临严重食物短缺问题,通过多方共同努力,白鹤种群数量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近百只增长到如今的3600-4000只。

白鹤是一种怎样的鸟?保护它很难吗?它又为何选择鄱阳湖越冬?

 

仙气飘飘的白鹤藏了两只黑袖子

白鹤不展翅时看起来几乎全身白色,而当它飞翔伸展翅膀时,则会露出黑色的翅尖,像是穿了两只黑袖子。每年春秋两季白鹤要进行长途迁徙躲避北方的寒冬和南方的酷暑,以保持充足的食物并维持适宜的生境。东部种群中的绝大多数白鹤都把越冬地选在了鄱阳湖。

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江西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戴年华介绍,目前中部和西部的白鹤种群只剩零星个体,仅东部种群得以存续,可以说其代表着全球白鹤总量。

白鹤作为一种草食性动物,主要以苦草、眼子菜等水生植物的叶茎和块根为食,而鄱阳湖平坦的湖滨地带正好可为白鹤等候鸟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

不过,戴年华指出,鄱阳湖是典型的季节性吞吐型湖泊,一年中水位与湖面积变化很大,鄱阳湖内的水生植物也会因水位的变化而产生变化。

在候鸟集群的秋冬季节,若湖水退早了,枯水期提前来临,则会造成干旱,苦草、眼子菜等水生植物死亡,土地变得坚硬,白鹤无法挖开觅食,这些问题都可能造成白鹤面临食物短缺。

保护“不能就白鹤说白鹤”

对于鄱阳湖白鹤数量的增长,戴年华介绍,在鄱阳湖首次发现白鹤越冬种群后,当地就成立了省级自然保护区,后又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鹤的保护工作有了规范化、集中化的转变”。

2020年1月1日0时起,我国正式开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其中,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范围中就包括了鄱阳湖。戴年华认为,这减少了白鹤生存环境中人为因素的干扰。

此外,保护团队会利用保护区及其周边的多个监测站以及卫星定位的手段跟踪白鹤的活动轨迹,并获取相关研究数据。这和过去交通不便又缺少设备的时候已经大不相同。曾经,研究、保护人员使用的望远镜都是其他研究者去到当地后留给他们的。

让戴年华感到欣慰的一点是,随着对科研重视程度的加大,团队中成长起来了不少年轻的博士,相继投入到了对白鹤的研究与保护中。

白鹤保护任重道远,戴年华认为,水、草、鱼、鸟、人与环境如何和谐共生,是接下来要思考的问题。“不能就白鹤来说白鹤,还要保护它栖息的环境。对白鹤或以白鹤为代表的越冬候鸟的保护,还要加强社区共管、共建,形成保护网络。”

监制:郭静

记者:富赜

编辑:刘飞 潘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