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11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来自国家航天局的消息显示,截至8月6日,在遥远的火星,中国的“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工作82个火星日,累计行驶里程突破800米。“祝融号”这几天正在穿越石块、撞击坑、沙丘分布密集的复杂地形地带。

火星车为何不能日行千里?

国际宇航联合会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告诉《新闻超链接》,虽然“祝融号”的最大时速可达200米/时,但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将火星车的行驶速度放缓。

首先,火星车的速度受到车体可获得的能源动力的限制。以我国的“祝融号”为例,“祝融号”的主要动力能源为太阳能。地球距离太阳约1.5亿公里,可接收到的太阳光辐射约每平方米1353瓦,而火星距离太阳约2.5亿公里,到达火星表面的太阳光能辐射远弱于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光辐射。因而在火星车行进的过程中,为了确保设备能够拥有足够的供能以维系正常运作,车体的速度不能太快。

其次,放缓速度有利于预留出足够时间以供火星车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进行自主处理。火星车前安装有前景相机,前景相机能将火星车周围的地貌传回地面控制中心,但由于火星距离地球非常遥远,火星与地球之间的通信延迟可达20多分钟。时间延迟使得一些突发情况无法及时地传回地面,火星车必须先进行自主处理,较快的行进速度不利于火星车对于紧急情况的自主处理。

“祝融号”的研究工作主要有哪些?

第一,提供清晰的火星地形地貌图像以供研究。虽然目前火星轨道上的轨道器可以提供火星地形图像,但由于轨道器处于火星上空,距火星地面较远,传回图像的分辨率十分有限。而“祝融号”上装有的彩色可见光相机可以对火星的地形地貌进行清晰的拍摄,对于了解火星表面的形态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第二,探测火星地表以下的浅层结构。“祝融号”可借助次表层探测雷达发出无线电波,通过回拨信号来判断火星地表以下浅层结构。火星地表浅层结构的探测对于研究火星风化层的厚度,建设物的厚度,以及水冰的分布都具有重大意义。

第三,探测火星磁场。“祝融号”上的磁场探测仪可以探测火星表面着陆区里各种磁场的相关参数。对于火星磁场的研究不仅关系到类地行星的演化历史,同时预测火星磁场的未来发展也是研究火星移民这一假设的关键所在。

第四,研究火星气候。“祝融号”可以对着陆区附近的气候进行详细探查。火星表面的大气虽然十分稀薄,但仍存在很多和地球相似的大气现象,这些火星上的气候现象同样具有科学研究价值。

第五,分析火星表面的矿物和岩石。“祝融号”会通过光谱相机与成分分析仪来分析矿物的成分。

“祝融号”可能探查到哪些火星秘密?

除了常规的探测研究工作之外,杨宇光认为,对于过去生命痕迹的寻找,是毅力号未来重要的任务。火星的磁场较弱,大气也会被太阳风吹跑,无法对其表面的生命进行保护。但从火星表面复杂的地形、干涸的河床和湖床来看,火星曾经拥有浓厚的大气和丰富的水资源,但是火星过去是否存在生命,至今没有确切结论。

如果我们足够幸运,或许能在未来发现过去火星生命存在的间接迹象。

监制:梁悦

记者:鹤佳

编辑:富赜 杨冉 潘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