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29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近日,河南多地遭遇强降雨,农业生产受灾严重。农业农村部启动国家救灾储备种子需求对接工作,根据河南用种需求,多渠道筹措救灾种子,保障灾后恢复生产。

什么是国家储备种子?农作物受灾到什么程度就需要进行补种了?补种都种些什么,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国家储备种子

我国农业农村部每年会花费五千万元补贴种子生产企业,让种子生产企业在原有的种子产量上额外生产五千万公斤。这些额外生产的五千万公斤种子会成为国家的储备种子,被存储在专门的仓库当中。如遇灾害,储备种子可被随时调用;若没有遇到灾害,这些储备种子可在第二年转为商用,成为商品种子。

全国农技中心粮食作物技术处农艺师梁健介绍,国家的储备种子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用于救灾,二是用于备荒。

用于救灾的储备种子主要包括大豆、马铃薯、蔬菜、杂粮、杂豆等,用于备荒的储备种子则主要包括杂交玉米、杂交小麦、杂交油菜等。

国家储备种子有着严格的保存机制,不仅需要与其它种子分开,存储在专门的种子仓库中,还要严格掌控其存储环境的湿度和温度条件,工作人员需定期检查储备状况。在第一年储备期间,企业不能随意动用种子。

什么情况下需对农作物进行补种?

农作物在长期淹水的情况下会出现根部缺氧的问题,根部缺氧会导致农作物只能进行无氧呼吸,长期持续会使农作物死亡。此时就应当考虑对农作物进行重新播种,但最终是否选择重新播种还需考量时间与成本因素。

梁健解释,时间因素即关系到农作物的生育进程。若农作物在播种前期或刚吐苗时受灾死亡,生产人员一般会选择重新播种以减少损失。但农作物若是在播种后期受灾死亡,重新播种可能会影响到下一茬农作物的正常种植,故不宜选择重新播种。而考虑到成本因素,若洪水退却较快,对农作物的破坏较小,农作物的收成水平能够达到50%以上,则无需进行补种。

重新播种应选择什么样的农作物?

梁健表示,短生育期的作物是重新播种的理想作物。

首先,在洪涝灾害中,重新播种需要考虑退排水的实际情况。在等待退排水的过程中,农作物的生育期被缩短。

其次,土壤的恢复情况也会影响到重新播种。洪灾过后,土壤被水漫灌,其有机质含量和养分含量都会发生变化,需要等待土壤恢复到适宜种植的情况后才能进行补种。

再次,补种还应关注后续农作物的正常播种。以河南为例,当下的农作物补种不能影响到之后冬小麦的种植。最后,还需考虑补种地区是否有配套的种植机具,是否能实现机械化生产;同时还要结合农民的种植习惯与后期的市场策略。

综合考虑,补种时最好选择生育期短的农作物。特别是对于高纬度地区而言,薯类、杂粮、高粱、荞麦、绿豆等作物都是较为理想的补种物,这些作物具有生育期短、蓄水量小、抗旱能力强的特点。

农业的灾后重建不仅要重视补种工作,更需从根本上提高农田的抗灾能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业保险机制。

监制:白中华

记者:刘鹤佳

编辑:杨扬 潘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