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9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安徽省市场监管局最近发布了一则通知,征求《电梯物联网应急处置规范》地方标准意见。

电梯往往是我们生活当中出行的最后一种运输工具,电梯安全也备受人们的关注。

资料图(图片来源:CFP)

哪些因素有可能会导致电梯发生故障?电梯的维护到底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如果电梯发生故障,出现人员被困电梯的情况,如何科学自救?物联网又能为我们的电梯提供哪些便利和安全保障?对此,安徽《电梯物联网应急处置规范》牵头起草人吴斌介绍了与电梯安全相关的知识。

 

哪些因素可能导致电梯发生故障?

目前,我国有乘客电梯、载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多种电梯类型。电梯是城市居民“出行第一步,回家最后一程”的唯一垂直交通工具,其重要度不言而喻。

在吴斌看来,乘客不当的日常行为成为垂直电梯最大的安全隐患。比如,部分用户会将电动车推进电梯中,可能会撞击电梯门造成电梯门变形;日常装修所用的水泥、沙子等装修物若掉落电梯的井道中,会影响安全保护开关的正常运行;而在电梯中蹦蹦跳跳、不停按压按键这些行为,也可能导致电梯发生故障。

除此以外,电梯维保不到位也是电梯故障频发的重要原因。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的规定,电梯需要有专门的维保单位、管理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电梯进行日常维修和检测。

电梯的维护分四类:半月保,即每15天要保养一次;基础保,即每个季度保养一次;此外还有半年保和年度保。但实际上,若认真执行每一项法律法规,需要付出较高的时间成本。所以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单位只是在电梯出现故障时才进行维修和检测,这不符合相应的规范。

万一发生故障,如何自救?

与其他电梯相比,垂直电梯发生故障的概率相对较高。

作为乘客,如果发现电梯门反复开关、电梯运行速度异常、电梯门的位置和轿厢轿底位置不吻合等问题,一定要将情况反馈给相关单位,因为这些都是电梯发生故障前的信号。

若乘客不幸被困电梯中,最科学的自救方法就是尽快地与外界取得联系,冷静等待外部救援。据吴斌介绍,电梯中设置了许多安全保护开关,它拥有一定时间的保护期,且电梯内部有通风装置,人在电梯中出现窒息的情况并不存在。

扒门自救是最危险和错误的方式。在电梯出现故障时,轿厢整体一般是悬在半空的。若乘客从电梯内部爬出来,很容易掉落到轿厢下方的井道里,这无异于跳楼自杀!

物联网改造的电梯如何保障乘客安全?

此次安徽征求意见的《电梯物联网应急处置规范》主要涉及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一是事前做好准备,在电梯内加装传感器跟智能终端,保证任何电梯任何时间都能被感知,都能被联网;二是事中为被困乘客提供自救途径,乘客可以通过智能终端进行一键报警,不需要通过人工转接的电话沟通,自动通知一线救援人员,保障精准救援的实施;三是事后对整个救援过程进行录音和录像,可以对相关责任进行追溯。

吴斌将物联网改造的电梯称之为“装上大脑的电梯”。每栋大楼里的电梯中都加装了一个独立大脑,每个独立大脑都可以通过4G和5G网络将数据传输到云端,而云端就是进行数据汇总的超级大脑。它可以实时获取电梯的信息,监测电梯的运行状态。电梯若发生故障,电梯中的“独立大脑”可以进行干预和报警,实施精准救援,将救援时间节省至少15分钟以上,提升整体的应急救援的效果。

电梯的未来

目前我国拥有接近八百万台电梯,其中有10%的电梯“步入老龄化”,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让电梯走上信息化道路,用科技破解电梯隐患,保障乘客的生命安全,是行业的共同呼声,也是当下重要的发展方向。

监制:郭静

记者:富赜

编辑:杨扬 潘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