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独家点评

[叶海林评]警方官方微博作用有限 执法态度最重要

中广网    2010-12-30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事件】“平安北京”“平安肇庆”“公安网络发言人”等来自北京、广东、山东、河北、江苏、安徽等地的10家公安微博民警博主达成共识,将加强公安微博警务合作、建立公安微博联动机制,各地公安微博进行网上跨区域警务合作。10地警方合作 拟建联动机制处理网络公共事件】

  中广网北京12月30日消息 昨天(29日),来自济南、厦门等10个地区的公安微博博主同聚北京,召开全国首次公安微博研讨会。10地警方达成共识,今后将通过微博的形式,实现跨区域合作,处理各种网络公共事件。对此,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叶海林作如下点评。

  叶海林:微博是个好东西,现在很多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公检法等强力部门都认识到了微博是一个非常有用的用来平息谣言的东西,这个观念和过去那种不管出了什么事什么都不说的做法相比应该算是有了很大进步。但实际上,微博只有140多个字的容量,它是一种很方便在第一时间散布消息的工具,但不是一种很方便的在对别人的消息——不管是谣言还是事实——进行反驳的工具。

  微博和任何其它一种传播工具一样,而对于信息传播,人们看重的是在两方面:第一,信息传播的便捷性,把信息迅速传达到每一个信息接受者当中。另外一点当然就是内容。网上出现了对某个事件的议论,公安机关认为这个议论是不符合事实的,或者有可能不符合当地的维稳利益的,这种情况利用微博这种方式平息谣言恐怕很难达到效果。就像我们刚才谈到的,微博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发布消息,却不能在第一时间反驳消息。针对所谓谣言,公安机关用140个字能不能反驳清楚,反驳不清楚的时候,微博不是白发了吗?就算反驳的逻辑很清楚,是不是其他人都愿意相信你的故事?这是另外一个问题。

  有的时候,地方公安机关说的可能是“事实”,但是公众出于情感或者是常识性的逻辑,就是没有人愿意相信,这个问题微博是解决不了的。对所有的事实能够一视同仁的采取开诚布公的态度,才会最终恢复我们的公信力,用新技术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帮地方政府一些忙,但从根本上要想改变目前这种局面,恐怕光从手段上下文章这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

责编:李逢静 来源:中国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