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月5日消息(记者沈静文 邯郸台记者赵峰)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在河北邯郸市曲周县,一群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学生,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进行收获前的最后准备。

 

一个院落,几间农房,这里是河北邯郸曲周县王庄村科技小院。清晨六点,小院的学生们已经起床、洗漱。临近开镰,分秒必争。

冯佳如:我和张哲去地里,师姐你去把那个科普视频脚本写一下,师兄你去店里把咱们那个农药买一下……

给大家分工的女孩儿名叫冯佳如,是中国农业大学的研一学生,也是王庄“科技小院”的现任“院长”。

打开院门,冯佳如习惯地挽了挽裤脚,跨上农用三轮车的驾驶座。

副驾坐的是冯佳如的同学张哲。从科技小院到村西的麦田,不过十来分钟。

张哲:我不是在人工尿素里选了好的三个点、坏的三个点吗?那我如果想看一下好坏它俩之间的对比,也是单因素?

冯佳如:我觉得你如果只分好坏,它是分不出潜伏性的……

她们的专业是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麦收前的一个来月,小院的学生们白天下地照看60亩试验田,晚上要录入数据、写日志和分析报告,一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

今天冯佳如来给合作社的500亩小麦测产,张哲则要用无人机给小麦的长势分级,确定不同的施肥量。理事长王志成站在雨后的麦田边。

王志成:你看今年多好,三个粒多么饱满,这是下雨下得不好看了,如果不下雨更好……

近4小时后,冯佳如的衣服湿透了。她抬脚带出厚厚的泥巴,刚出大田就喊着“叔”,向王志成讨教。

冯佳如:来到这儿就包括下地什么的很多都是问叔,就是把这些经验教给我,然后我去处理数据,分析这些东西,最后形成一套理论,反馈给农户。

王志成59岁,2009年“科技小院”成立时,他就在。仅仅两年时间,他家的小麦亩产从八九百斤增加到1330多斤。

冯佳如的衣服湿了又干,张哲的无人机作业也进入了尾声。

张哲:拍小麦的那个多光谱图像、监测苗情,在电脑上分析出壮苗和弱苗,按照这个壮苗和弱苗去指导施肥。

快十一点,两个女孩完成了今天的麦田作业。她们各自一口气喝下一瓶矿泉水,再次踏进麦田。

冯佳如:这下过雨之后,看这个还有那边那个都挺典型的……

课堂搬到麦田间,论文写在大地上。这里是河北,这是3354万亩小麦丰收的前夜。

编辑:郑皓月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