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6日消息(记者唐子文 杜希萌 葛修远)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被誉为“雪山之王”的雪豹在这里奔跑跳跃、生存繁衍。中国之声特别策划《神奇生物在中国》,6日推出《“雪山之王”的回家路》。

 

四岁多大的雪豹“凌蜇”,今年三月被救助放归后,侯雪晗所在科研团队通过卫星项圈对它进行监测。

侯雪晗:大概4个月,它走了将近800公里。距离放归地最远的地点将近150公里,相当于从北京到天津还要远一点;现在它又返回到放归的位点附近探索,逐渐趋向稳定。

从2007年开始,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研究所所长时坤先后踏足新疆、四川、青海、甘肃、西藏,持续开展雪豹研究监测。

时坤:在野外发现它的痕迹去推断活动的情况,布设红外相机,拍到影像,再去分析获得分布的数据,通过身体斑纹识别个体,再推算它的种群密度。在这个环节当中,我们也会去调查植被情况、猎物情况,来分析它生存所面临的一些威胁。

2013年,中国雪豹保护优先行动计划启动,开始全面系统对雪豹栖息地和种群进行调查监测。四年后也就是2017年,在已建的26个雪豹自然保护区基础上,国家公园试点开始从更大空间尺度上对雪豹等野生动物栖息地采取严格保护措施。时坤发现,变化已经在悄然发生。

时坤:整体上来说,生态逐渐向好,种群数量有所恢复。我们记录到的雪豹的频次在增加。随着国家退牧还草,还有禁牧,草场的情况有所恢复,它的猎物包括岩羊、北山羊、白唇鹿这些已经回来了,雪豹种群的生存条件已经大大改善。

在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副主任齐新章看来,雪豹“凌蜇”用自己的足迹验证了其广阔栖息地内整体生态环境的改善成效。

齐新章:我们所处的这个地方是“中华水塔”,这里生态好了,无论是黄河还是长江中下游都能够有充足的水源保障。所以,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物的生物多样性不仅仅是全中国乃至亚洲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是全人类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