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23日消息(记者苑竞玮)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吉林白城市曾经以风沙大、干旱少雨、泡塘干涸闻名。近几年随着国家重大水利发展战略“河湖连通”工程实施,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显著提升。2020-11-23 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我是承包了一千公顷的水面,我今年投了四万斤苗,收入是在四百多万”。

  说话的是白城市牛心套保湿地的螃蟹养殖户程成。今年5月,借助“河湖连通”工程,牛心套保湿地应急补水3500万立方米,水域面积增加1000公顷。今年,当地养殖户迎来了大丰收,20万公斤河蟹就卖出了1200万元。

  历史上江河交错的白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连年干旱少雨,八条主要河流有七条连续12年断流,白城市人均水资源量1166立方米,仅有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53%,已接近世界公认的1000立方米贫水线。水资源的严重匮乏制约着当地的经济发展。

  2013年,吉林西部启动“河湖连通”工程,白城市率先开始建设。通过提水、引水、分水方式,将汛期嫩江、洮儿河、霍林河的富余洪水资源存续到天然湖泡和湿地当中,形成网络纵横、星罗棋布的水系网络。“河湖连通”工程有效缓解了吉林西部地区水资源短缺现状。这几年来风沙天气明显减少,空气优良天数占全年监测总天数的93.7%。

  白城市水利局局长范非:我们全市目前增加可蓄水能力5.5亿立方米,改善和恢复湿地面积640平方公里,恢复草原芦苇面积105万亩。特别是地下水位的上涨,从2013年到现在已经平均上涨了1.02米,最高的时候今年涨到了1米7。

  “湿地好不好,关键看水鸟”。在白城莫莫格湿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由原来的500多只增加到现在的3800多只。天鹅、丹顶鹤等国家珍稀鸟类陆续来此繁衍生息。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科学考察委员会委员潘晟昱:今年冬季,在白城停歇的白鹤数量达到了2600余只,另外白头鹤、灰鹤在这片湿地的停歇数量达到了4000只左右,这创下了历史最高数量。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白城市下一步将建立更稳定的引水调水机制,进一步推动“河湖连通”工程对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

  白城市副市长孙志刚:“河湖连通”连通的是各条水系,改善的是生态环境,夯实的是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短短五年间,吉林西部已经成为中国湖泊密度最大的湖区之一,白城大地再现了一幅河湖互济、草茂粮丰、碧水蓝天的美好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