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11日消息(记者杨振)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入海口,与香港、澳门隔海相望。1990年建区时,这里还是一片滩涂山地,三十年后,南山区已发展成为国内外知名的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区,闯出了一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科技创新之路”。2020-10-11 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刘淑杰,2004年大学毕业来到深圳,加入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重点实验室,是一名以污水处理作为研究方向的研发工程师。

  刘淑杰:当时我们跟院里提出来,我再成立一个产业化公司,我这个实验室独立自主自负盈亏,不拿事业单位的工资。我是第一个这样做的。

  刘淑杰的实验室主动寻求项目,要去跟企业对接,了解企业的需求。

  刘淑杰:不再是我想着今年国家支持什么,我就申请一个什么样的课题。问题的来源是工程应用、是产业,那么它是非常有实际价值的。

  沿着这个路径,刘淑杰的公司从原来的实验室小团队发展成为估值接近15亿的高新技术企业。十多年来,南山区形成了一套别具特色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而科技成果的迅速转化,还离不开相应的金融生态,南山区专门成立区属产业引导基金,以“双创天使+PE”基金为抓手,专注于种子期、创业初期的优质创业创新项目。南山区也聚集了深圳80%的创投机构。

  深圳市力合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汪姜维:深圳的实体经济发展是比较强劲的,可投的企业也比较多,尤其是硬科技企业特别多,整个创业的氛围也比较好。

  目前,南山区集聚了深圳70%以上的高层次人才,逐渐形成了创新引领科技、科技带动产业、产业吸引人才的正向循环型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