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27日消息(记者郑颖 通辽台记者刘安琪)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金秋时节,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希伯花镇的果农们收获着致富的果实,享受着科尔沁沙地治理带来的实惠。请看总台央广记者采制报道《锦绣海棠下的幸福生活》。2020-09-27 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通辽市科左中旗希伯花镇锦绣海棠示范基地果味飘香,一枚枚红彤彤的海棠果映红了果农滕大勇喜悦的脸庞。

  滕大勇:我家有110亩林子,年产20万-30万斤果,价格还可以,4块多钱(一斤),客商上门收购的。

  客商谭兵辉是四川一家果品公司的采购人员。连续两年不远千里到这里收购,除了钟爱果子的好品质,更让他好奇的是这片“能结果的沙地”。

  谭兵辉:去年这个村也是我过来收的,我们是做出口的,主要是马来西亚、新加坡东南亚这些国家,这个地方的品质是目前在我心目中算是最好的了。

  “希伯花”在蒙古语中意为“长牛蒡草的坨子”,曾经土地沙化严重。由于缺少系统治理,加之老百姓不懂栽植技术和合作推广,一直没有走出广种薄收的怪圈。2017年以来,希伯花镇在沙化退化的土地上种植了11万亩锦绣海棠和沙棘,苗木成活率达到9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35.8%,首次实现“林进沙退”。

  希伯花锦绣海棠合作社应运而生,通过组建30人的林果技术服务队,全面提升果品品质。如今,在这片科尔沁沙地腹地中,锦绣海棠已成为当地的标志性产业。

  通辽市林草局局长吕国华:像这样的果树一家如果一个农户有上10亩地的话,他的纯收入应该在七八万块钱以上,富起来这个目标正在实现。我们全市农业人口大概190多万,三分之一以上的农民应该通过林产业走上了致富的路子,所以说绿起来之后肯定是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