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21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如何理解、未来应该如何加速推进“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中国之声推出系列权威访谈,请看对林毅夫教授的专访。2020-09-21 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林毅夫,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在他看来,面对当前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既是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的必须之举,也是中国在现有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

  林毅夫:我们从国际比较来看,越大的经济体,它的国内生产总值当中会有更多的是在国内消费,出口占GDP的比重一定下降。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靠国内的循环,这也是历史的必然。

  事实上,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已经在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转变,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7个年份超过100%。在林毅夫看来,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的特征会更加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也会不断释放。深化改革,是推动内需潜力释放的重要手段。

  林毅夫:要深化改革,让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起决定性作用。在这样的一个政策指导之下,把一些市场的不健全进行完善,这样能够更好地释放我们的增长潜力。

  基于对中国经济的长期观察,林毅夫认为,当前国民经济循环中仍有一些淤点、堵点需要打通。比如,金融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向小微企业、农户等的循环还不够畅通;人才流动仍然受限于户籍制度和房价等多重因素;而农村土地市场尚待完善。

  林毅夫:这些淤点、堵点是我们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的一个坎儿,要解决这个坎儿的话,目标是有效的市场。所以深化改革是大的方向,有效市场是大的方向,同时有为政府、有效市场这两只手缺一不可。

  林毅夫表示,未来通过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释放发展潜力,提高发展质量,中国的发展将不仅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