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13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重要讲话在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中引发强烈反响,大家表示,有信心、有意志、有能力登上科学高峰,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2020-09-13 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我国拥有数量众多的科技工作者、规模庞大的研发投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对能够快速突破、及时解决问题的技术,要抓紧推进;对属于战略性、需要久久为功的技术,要提前部署。
  科技部战略规划司创新战略与决策支撑处处长陈敬全说,重要讲话对下一步科技创新的战略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
  陈敬全:以前,我们的规划比较多的是做任务的部署,通过任务的部署来引导科技资源的配置。现在,我们要更善于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来凝练问题,来挖掘背后所需要解决的科学理论和技术发明,从而引导科技工作者为国家重大需求作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形成我国实验室体系。
  今年1月,中科院稀土研究院在江西挂牌成立。研究院副院长万印华说,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围绕稀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开展工作。
  万印华: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成为国家的实验室,我们要聚集全国的优势力量,使我们成为稀土领域、科技领域的人才高地、技术高地。同时,我们要引领我们国家,特别是南方稀土领域发展到新的水平。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科技创新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李维薇:今后,我们将充分发挥生物科研领域的优势,更加努力探索创新湖泊生态修复等科技,不断提高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的效率,切实保护广大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生物多样性安全,为构建优美健康的生活环境作出更大贡献。
  中铁二局玉磨铁路项目部工程师王光辉:作为铁路建设工程师,我深受鼓舞。在中国老挝国际铁路建设过程中,特殊的地质地貌和气候环境前所未见,我们就要不断进行科技攻关和工法创新。在高原山区铁路隧道、桥梁建设等方面拿下更多的世界首创专利和技术,以更大的责任和使命感攻坚克难,争取早日让中老两国人民用上这条经济发展的幸福铁路和安全铁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把教育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鼓励具备条件的高校积极设置基础研究、交叉学科相关学科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新疆玛纳斯县第四中学科技教师党延军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批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他倍感鼓舞。
  党延军:我作为一名科技教师,有信心、有决心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认真上好科技创新这门课程,大力激发青少年科技兴趣,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培养更多爱科技、懂科技、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青少年。
  我国最大的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号近日在上海下水。科考船建成后,将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上移动科研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罗俊:科考船是一个很重要的载体,把海洋相关的学科和海洋学科里面不同的方向,让学科能够交叉。为国家培养了人才,让人才能够汇聚到这个地方。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鼓励科技工作者专注于自己的科研事业,勤奋钻研,不慕虚荣,不计名利。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坚定了自己的研究专业选择。
  付巧妹:之前我也很困惑,这么冷门的专业我是不是得转一下,或者是做一点更热的东西。在听完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以后,我内心更加坚定了,要继续努力,把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做好,专注勤奋,在这个过程中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