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8日消息(记者柴华 任磊萍 河南台记者赵军伟)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7月8日播出:《一棵苗木,两样生活》。2020-07-08 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盛夏,苗圃园郁郁葱葱,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大马镇村民聂建民正兴致勃勃介绍自家新培育苗木——红叶石楠。三年前,聂建民的精气神可不像现在。

  聂建民:那时间思想没现在开阔,种石楠一亩多一点,也没有那个卖相,不好销。

  2017年,聂建民成为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但等和靠不是办法。

  聂建民: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吃个糖,买个冰糕、喝个牛奶,他(孩子们)就眼巴巴地看着,那时间看到心里可心酸,作为一个父亲,这点小事都满足不了。

  聂建民流转了3.5亩土地,开始了自己脱贫之路。

  聂建民:2017年,乡里弄了几台钩机,谁家愿意改造了免费给你钩(土地改造),我趁着那次机会,把我们河西的两亩地连钩带填苗,十天就解决了。

  有了地,只是第一步,树苗、技术、销路,样样都是难题,聂建民说,要不是扶贫干部带着一家一家跑,他可能就要放弃了。

  聂建民:我去市场找老板赊苗,人家不给,我找到我们领导,我们三个去市场一个摊位一个摊位问,十家商户十个拒绝,不行,免谈。俺领导说别灰心,明天还去。终于有一家答应了。

  随着聂建民在苗圃里走了半小时,除了介绍苗木,他说的最多的就是感恩。扶贫干部转了他脑子里的那根“靠天吃饭”的筋。

  聂建民:思想上转变了,精神面貌都会转变,干劲包括经营方式、种植模式、势头会慢慢转变。

  不到三年时间,聂建民发展了30多亩苗圃,忙不过来时还要雇身边的村民。去年产了30万颗苗,挣了10多万块钱。

  在驻村干部和当地苗木经纪人们的帮助下,如今聂建民的苗木可以销到郑州、开封、洛阳,甚至河北、山东。在他看来,自己也算小康了,但还可以更小康。

  聂建民:我还要学习,以后打算建一个标准化的农场,我理解的小康分两个层面,一是物质上的,再一个是精神层面的,帮助更多的人,让他们也都达到小康的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