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积极作为肩负起知识分子的时代担当——复旦大学教授钟扬以“种子精神”投身科学实践成为新时代的先锋者

2018-03-26 07:00: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3月26日消息(记者杨博宇 傅闻捷)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的事业,决定了我们更加需要知识和知识分子,更加需要知识分子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多作贡献。我国广大知识分子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刻苦钻研,勤奋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2018-03-26 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原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钟扬在青藏高原跋山涉水50多万公里,收集了4000多万颗种子、像守护生命一样守护祖国植物基因库;他坚持援藏16年,把个人和家庭置诸脑后,用行动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知识分子的要求——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53岁的生命虽然短暂,钟扬却用“种子精神”投身科学实践,成为新时代的先锋。

  钟扬:大家好,我是钟扬,植物学家,来自复旦大学和西藏大学,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跟大家讲一讲种子的故事。

  青藏高原,广袤壮阔,却是植物探索的禁区。高寒缺氧,昼夜温差大,鲜有植物学家敢于涉足。“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钟扬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也把16年的科学探索留在了青藏高原。

  钟扬的学生、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副教授南蓬:西藏那边的植物,长期在高原,抗寒冷,昼夜温差特别大,那么这些植物里头可能就会包含某些特殊的基因。如果我们把它收集了,研究清楚了,也许就为我们国家培养出更好的、更多的农业新品种。

  2001年起,钟扬在复旦大学报名首次援藏,援藏期满后又主动延期两次,扎根高原16年。野外科考的艰苦超乎想象,经常七八天吃不到热饭,晚上住的是牦牛皮搭的帐篷。钟扬培养的第一个藏族植物学博士生扎西次仁回忆,刚到西藏时钟扬的高原反应很厉害,但即使风餐露宿他从未抱怨。

  扎西次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不在于当代,而是为后代着想的。它到底有什么用?将来某一天可能就知道了,这里面有某种东西是非常非常好的。

  钟扬和学生们追踪整整10年,在海拔4150米处,发现了“植物界小白鼠”拟南芥的崭新生态型;他们花了整整3年,将全世界仅存的3万多棵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西藏巨柏逐一登记在册,建立起保护“数据库”;他们揭示了红景天、独一味、藏波罗花等青藏高原特有植物对环境的分子适应机制;他们的“杂交旱稻”重大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意味着,万一全球气候发生变化,干旱缺水地区也有机会让农业“平稳着陆”……

  经年累月的高原工作,让钟扬的身体频发警报。2015年5月2日,51岁生日当晚,钟扬突发脑溢血。如果不是在医院陪护,学生徐翌钦可能永远不会发现钟老师一直以来有一个凌晨三点钟提醒自己睡觉的闹钟。而在抢救苏醒后,钟扬第一时间口述,让学生写下了一封给党组织的信。

  徐翌钦:口述了一封给党组织的信。在这封信中,提出了打造高端人才援藏模式,以及对建设西藏生态安全屏障的建议。

  一面是对植物未知世界的不断探索,一面是对人才培养的不懈努力。钟扬有一个梦想,为祖国每一个民族都培养一个植物学博士。在西藏大学研究生处原处长欧珠罗布眼中,钟扬给西藏大学带来了真真切切的变化。

  欧珠罗布:他不仅是一个采集种子的人,同时也是播散种子的人。顺利通过国家的验收,成功拿下博士点,最后去年进入双一流重点学科建设行列。钟老师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发挥了真正的学科带头人的作用。

  由于工作的原因,钟扬对家庭的照顾时间有限,但在妻子张晓艳心中,更多的是对丈夫的理解。

  张晓艳:在我们的眼里,如果纯粹的说一般意义上,他应该算不上好父亲,好儿子,好丈夫,因为对家庭的照顾特别少,但是从我的角度,我是能够理解他,他可能也希望对家庭做更多,付出更多。

  钟扬和学生们走过了青藏高原的山山水水,累计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000多万颗种子,近西藏植物的1/5。他的理想,是在未来10年间,收集西藏植物的1/3以上。不过理想只能让学生们帮他实现了。2017年9月25日,钟扬在出差途中遭遇车祸不幸去世,年仅53岁。教育部和中共上海市委分别追授其“全国优秀教师”“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不是杰出者才善梦,而是善梦者才杰出。”钟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复旦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金力:他是没有自己的。始终在为别人做事,为社会做事,为时代做事。他是一个追梦者,同时是一个战士,始终在往自己想去的路上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重道义、勇担当。钟扬的一生,就是种子的故事,他的心血、韧劲、专注都化在了对种子的钻研,对人才种子的培养上。新的时代,新的气象,更需要钟扬似的先锋者。

编辑: 吴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