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张江新速度

2017-12-05 07:00: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2月5日消息(记者白杰戈 杨静 傅闻捷)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成立于1992年的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聚集了来自全国乃至世界的科技创新型人才,也吸引了众多跨国企业。但是,让许多人感到困惑的是,跨国企业很可能成为“创新孤岛”:它们在“围墙”里进行科技创新,与地方经济几乎没什么关系,与周边的高校、研究院、企业也不打交道。如何用好这些跨国企业的创新资源?张江高科技园区动起了脑筋。特别策划《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今天请听:张江新速度。2017-12-5 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在上海浦东的张江跨国企业联合孵化平台,韩泽耀正在给平台首席执行官吴家翔演示他们的两款产品:一个3D打印DIY可编程机器人,和一辆人工智能汽车模型。

  韩泽耀是一家青少年科技教育培训公司的首席技术官,半年前,他们被德国博世集团看中,推荐到张江管委会牵头的这家孵化平台。

  韩泽耀:上次早餐会聊过这个问题,车架可以再酷一点,尺寸可以再大一点。

  这里看起来跟很多“孵化平台”类似,是“创客”们集中办公的地方。但吴家翔不甘心只当个“二房东”。他领衔的这个孵化平台,一手牵着堪称“巨头”的跨国企业,另一手有数百家上海本土企业做支撑,他希望借助这三方力量,帮助韩泽耀这样有技术、懂创新的年轻人快速成长。但是成长总有烦恼,张江跨国企业联合孵化平台的工作,有一部分很像上海的“老娘舅”,需要调和双方的矛盾。

  吴家翔:经常会发现矛盾,因为文化不同。你必须站在公正的立场,给他们最专业、最及时的支撑,这是我们做的事情。

  除了化解矛盾,还要打通影响效率的环节。据了解,一项技术从申请发明专利到授权,通常需要三十几个月,而中国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一般是三到六年,专利申请,占去它们大半个甚至整个生命。

  今年7月,中国(浦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成立,第一个工作站就设在张江跨国企业联合孵化平台。试运行期间,他们创造出三个星期完成发明专利审批的新纪录。吴家翔说,这在全球都是领先的。

  吴家翔:帮助这些知识产权申请者发明人快速拿到专利,对他们来说,后面的估值或者是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是没有办法用数字来估量的。

  在成立25年的张江高科技园区里,张江跨国企业联合孵化平台是只有一岁的新生力量,但就是它,一年时间,已孵化34个项目。目前,平台入驻的所有公司都还活着,这让看惯创新企业九死一生的吴家翔很欣慰:我们目前形成的特色就是把张江的各种资源通过平台起到一个高效的、信任的、专业的连接。其他区甚至其他省市也在跟我们交流这个问题,如何把我们这个模式复制出去。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新闻热线4008000088,拨打热线电话即可将您手中的新闻线索第一时间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派出记者调查事件、报道事实、揭开真相。)

编辑: 范斯腾
关键词: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张江新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