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人工绿海的55年成绩单】请回答,塞罕坝!

2017-08-04 07:00: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承德8月4日消息(记者樊永信 沈静文 孟晓光 张兆福)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党的十八大首提美丽中国,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随后在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上密集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部署,频次之密、推进力度之大、取得成效之多,前所未有。 2017-8-4 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新发展理念的形成源于习近平长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贯穿在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中。俯瞰中国生态版图,一片林海恰是践行总书记新发展理念的印证,它就是“塞罕坝”。

  “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是历史上“木兰围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末的开围放垦加上山火不断,到解放初期,这里的原始森林已变为人迹罕至的茫茫荒原。1962年,林业部组建塞罕坝机械林场。几代务林人战风沙、斗严寒、抗干旱,营造今天的百万亩人工林海。55年后的今天,高岭之美浩荡重现。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的塞罕坝,如何示范、能否复制?在河北最北、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一棵树如何化身绿色长城?探寻答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今天起推出五集系列报道《人工绿海的55年成绩单》,今天推出第一篇:《请回答,塞罕坝!》。

  习近平:生态环境还是个短板。我们期望蓝天白云、洁净的水、新鲜的空气,这些都是生态建设。生态建设,绿化很重要,要建立绿色屏障。人们都应该生活在绿荫之中,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要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撸起袖子加油干!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3月29日在首都义务植树活动上的声音,在四百多公里外听到回响。这里有林地面积112万亩,相当于10万5千个标准足球场连成一片;林木总蓄积量1012万立方米,需要11个“水立方”才能装下——塞罕坝,这个名字,因为一个林场和它孕育的人工绿海,55年来被几代人铭记。

  “我父亲是建场前,1958年来的……”

  “我对象1962年就来了,我是1968年到三道河口,我儿子也在林场上班……”

  “我1976年冬天来的……我1984年来的……”

  “1985年到现在,我一开始就护林,到现在干了32年了,我就是林区生人。”

  王立军:我们大部分,90%的都是子承父业。我父亲他在这转工是1975年,我是1995年河北林学院毕业以后就回来了。我喜欢这片林子,我出去上学上了两年,那头太热了。

  行走在几代人守护的塞罕坝机械林场里,脚下踩的是几十年厚厚的松毛,地毯般蓬软、可靠;头顶是半个世纪的大树,枝叶交错,低头还有高不过膝盖的三五年小苗。满眼深绿、浅绿,劈头盖脸、漫山遍野的绿,但林场老干部张省会告诉你,这绿并不是天经地义。

  张省:我1958年来到林场,我在亮马台待了四五年,就在那干活,以前一年一光,烧得溜光溜光的。没事就点荒,那会儿没人管,哪都给你点火,点就点了。

  林场的最初记忆被狠狠铸在山石间。1962年建场,从外地引来树苗,1963年,造林成活率不到8%。塞罕坝上零下四十度的严寒、从年头刮到年尾的风沙,气候条件让外地树苗水土不服,造林者们住着窝棚吃着咸菜开启了塞罕坝人自主育苗的历史。1964年春天,屡败屡战的造林者们怀着希望,在名为“马蹄坑”的区域造林516亩,成活率突破90%。

  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刘海莹:马蹄坑造林的成功,不仅仅是体现技术上的一种突破,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一种坚定。机械造林突破了高寒禁区,是国内外没有成功经验的情况下,完成的突破性进展,由此吹响了全场干部职工向荒原进军的号角。

  一棵树的长成,被寄予前所未有的厚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总体上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植树造林,改善生态,任重而道远。”党的十八大以来,塞罕坝林场森林覆盖率达到80%,塞罕坝人开始二次创业,在机械设备用不上的陡峭坡地开展攻坚造林,用肩扛、马拉、驴驮等原始方式送苗、育苗、植树造林,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

  守护生态,55年不变的林海回响里,塞罕坝人的赤子之心,也不曾变过。阴河林场场长赵立群说到两件事红了眼圈,因常年护林无暇顾及、仍然顽强考上知名大学的孩子,和手中一株倾其心血的纤弱树苗。

  赵立群:这个就是华北落叶松,2016年育苗的种子,到明年春天就把它栽植到山上了。

  记者:从这么小的苗长成这样一个参天大树的话,得经过多少年?

  赵立群:45年,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培养、培育、抚育、呵护,我们各项措施都建立了非常规范的标准和流程。

  孩子如树,树如孩子。连片大树,最不堪火光。每年3月15日到6月15日和9月15日到12月15日的“防火紧要期”,除了生老病死,全员在岗。尤其对于林场防火办副主任孙文国,零火灾的纪录不动声色,背后是一天天的惊心动魄。

  孙文国:防火紧要期,最怕的就是晚上接电话。我们干防火超过十年以上的人,每个人心脏都不会好的,弄医院一查肯定有心脏病。

  记者:虽然两边离那么近(在二道河口),但两边自然条件完全不一样了……这边过去也是像那样的……

  历史没有“如果”,但在二道河口,塞罕坝林场和浑善达克沙地泾渭分明的毗邻处,我们看到塞罕坝的另一种可能。百万亩林场如果成为连片的沙地,塞罕坝人将经历大不一样的人生,同样被改变的,还有北京人、天津人的生活。塞罕坝林场副场长张向忠说,塞罕坝的森林每年释放氧气可供199.2万人呼吸一年之用,与此同时,每年为滦河、辽河下游地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

  张向忠:林业生态效率是第一位的,塞罕坝这个地理位置就处在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流沙丘刮起来,离北京才不到200公里,林业本来就有阻风功能,沙子刮不起来,自然这个沙子就刮不到北京去。第二个塞罕坝本身就处在两河之源,辽河、滦河之源,所以也是水源涵养区之一,生态极为重要。

  55年矢志不渝,一张蓝图绘到底。少年双鬓染白,当年手植的小树,如今刚刚长成。都说“十年树木”,在塞罕坝,功成不必在我、树木岂止十年。美丽高岭上,荒原变林海,生态成绩单如何写就?塞罕坝给出答案。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新闻热线4008000088,拨打热线电话即可将您手中的新闻线索第一时间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派出记者调查事件、报道事实、揭开真相。)

编辑: 申明宽
关键词: 生态文明;塞罕坝;植树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