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固”“小嫚”“了都”“困觉”“夜来”……这些胶州话,嫩听得懂吗?提起胶州你会想到什么?“三弯九动十八态”的非遗秧歌、通俗易懂的茂腔、流经五千年历史的三里河、一“白”一“黑”的特色美食.....胶州,从来不止一面。

6月25日23时,中国之声沉浸式文化访谈《跟着声音去远方》将来到青岛胶州市,跟随中国之声主持人方亮、青岛市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徐建一起,走近这座“千年古埠,海表名邦”,漫步于海湾之间,融进胶州湾的夏意里。

胶州方言:大有来头的“文化人”

 

“你别叨叨了,你别你别叨叨了……”2015年,胶州小伙宋洪飞操着一口地道的胶州口音,带着家乡味儿十足的原创歌曲《胶州话》,登上了央视的舞台。

著名的胶州方言属于汉语北方方言系的胶东次方言,在本地也叫胶州土话,也有人戏称为“胶普”,与普通话较接近,但是仍然保留着鲜明的地方特征。胶州方言内部也存在着差异,《增修胶志》记载:“胶僻处海滨,北境之人声浊上,南境之人声偃下,附城之人声平简。”

 

虽然听起来平易近人,但实际上胶州话里的很多词汇可谓“大有来头”——“昨天”叫“夜来”,出自宋代贺铸《浣溪沙》“东风寒似夜来些”;“考虑”叫“寻思”,出自宋代李昉《赠襄阳妓》“夜深无睡暗寻思”;“舍得”叫“割舍”,出自元代白朴《墙头马上》“母亲年高,怎生割舍?”;“得瑟”叫“扎煞”,出自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睡觉”叫“困觉”,出自清代李伯元《官场现形记》……由此可见,胶州话的确可以称为“老学究”。

胶州方言既生动形象,又妙趣横生。“修理”叫“扎固”,女孩叫“小嫚”,“喜欢”叫“稀罕”,“耳朵”叫“了都”。那么胶州方言究竟和普通话有哪些不同呢?今晚《跟着声音去远方》为你揭晓答案。

胶州秧歌:三弯九动十八态

 

“谁不说俺家乡好,幸福的生活千年万年长……”这首《谁不说俺家乡好》,是拍摄于1961年的电影《红日》中的插曲。这首歌取材于胶东民歌《王二小赶集》,更具体地说,它的部分创作素材来自于胶州秧歌曲牌《扣腔》。2007年中国成功发射的“嫦娥一号”月球卫星搭载的30首歌曲,第一首就是《谁不说俺家乡好》。现如今,它已经成为了胶州人扭秧歌的“标配”。

“听到锣鼓点,搁下筷子搁下碗;听见秧歌唱,手中活儿放一放;看见秧歌扭,拼上老命瞅一瞅。”这几句顺口溜,说的便是胶州秧歌的魅力。

2006年,胶州秧歌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首届中国秧歌节在胶州举办;胶州市被授予“中国秧歌之乡”称号。

胶州秧歌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受港口文化影响,它汇南北风情,以“男刚女柔、螺旋摆动、三弯九动十八态”的独特艺术魅力而著称于世,又被称为“三道弯”“扭断腰”,与海阳秧歌、商河鼓子秧歌并称为山东三大秧歌。

胶州秧歌

和其它地方的秧歌相比,胶州秧歌还有一大特点是被称作小戏秧歌。它有剧本,有道具,有曲牌,演员有行当,包含着舞蹈部分和戏剧部分,戏剧部分在如今的称谓也可以叫做秧歌剧。

传统胶州秧歌拥有上百个曲调、七十多个剧目,演员一般为十人,分为六个行当(膏药客,翠花、扇女、小嫚、棒槌、鼓子),两种表现形式(小调秧歌和小戏秧歌),两种流派(“武秧歌”和“文秧歌”),并有一整套演出习俗。表演形式有十字梅、大摆队、正挖心、反挖心、两扇门等。伴奏除唢呐外,还有堂鼓、大锣、铙钹、小钗、手锣等。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胶州秧歌也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比如舞蹈动作大多为了刻画劳动妇女的形象,更加突出女性的体态特征。胶州秧歌主要提取了小嫚、扇女、翠花三种典型女性人物形象的动态性格,可以用“抬重、落轻、走飘,活动起来扭断腰”来形容它的特征与风韵,加以归纳总结出“扭、拧、碾、抻、韧”五个元素的动律特点。

可以说胶州秧歌最宝贵的内涵是诗、舞、乐、戏的综合性艺术共融于一体,从它身上能窥探到农耕文明、海运文化和齐鲁文化的诸多身影。

茂腔:最早的“说唱天团”

 

莫言曾在接受采访时回忆,他曾经在久别归乡的火车站里,无意间听到了一段“老旦的、悲悲切切的唱腔”,顿时热泪盈眶,感觉“听到了故乡的声音,激活了童年的记忆”。莫言的故乡在山东高密,这段让他感动的唱腔,就是茂腔戏《对花枪》。

由花鼓秧歌发展、派生的茂腔,2006年与胶州秧歌一起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了胶州的“两大非遗品牌”。

“茂腔一唱,饼子贴在锅台上,锄头锄到庄稼上,花针扎在指头上。”这首胶州民谣,生动地描述了流传在胶州一带的地方剧种——“胶东之花”茂腔的艺术魅力。

茂腔的起源可以认为是来自于明、清的民间小调,并带有说唱性质,初始为乡间流传的、口语化的、唱腔简单的地方小调。后来,在民间说唱形式“肘鼓子”的基础上,吸收花鼓秧歌的表演形式及剧目,逐步形成为“肘鼓子”声腔系统。

1895年左右,苏北人“老满州”携儿女沿临沂向北演唱,将柳琴戏唱腔融合到“本肘鼓”中,形成了尾音翻高八度的新唱法。这种唱腔,当地群众称之为“打冒”或“打鸣”,取其谐音,“本肘鼓”逐步衍变成“茂肘鼓”,解放后定名茂腔。茂腔曲调质朴自然,唱腔委婉幽怨,通俗易懂,且茂腔中女腔尤为发达,给人以悲凉哀怨之感。

 

在茂腔的传统剧目中,代表剧目有“四大京”“八大记”等。其中,《罗衫记》作为传统剧目之一,久演不衰,深受群众喜爱。那么,《罗衫记》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今晚节目中为您揭晓答案。

今晚(6月25日)23点,中国之声《跟着声音去远方》带您漫步于海湾之间,夏意霁,风初静。身处喧嚣,任一帘幽翠和深蓝,顺着思绪的走向,融进胶州湾的夏意里。

《跟着声音去远方》

是2022年中国之声重点打造的一档

深入挖掘声音魅力,

“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

的沉浸式文化谈话节目。

节目将通过寻访声音的形式,

探访五十个“中国特色之地”,

让更多人在声音里走遍大好河山,

聆听中国故事。

监制|郭静

主持人|方亮 徐建

编辑|陈铭

编辑:曹宇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