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26日消息(记者杜希萌)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针对近年来医疗美容领域制假售假、非法从业、借“医美贷”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突出的情况,公安部部署进一步加大对非法制售医美产品等药品安全领域突出犯罪活动打击力度。

此次公安部门打击的重点是制售假劣肉毒素等美容针剂、热玛吉等医疗美容设备,以及销售非法渠道入境的医美产品的违法犯罪行为。这些非法制售的医美产品背后有哪些风险?消费者如何不踩雷?

作为一种神经麻醉剂,肉毒素起初被用于治疗斜视、面部痉挛以及其他肌肉运动紊乱症,由于其在消除皱纹方面效果显著,注射肉毒素的美容项目迅速风靡。除了医疗机构,不少美容院甚至所谓美容工作室都宣称可以进行肉毒素的注射。

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通知,A型肉毒素及其制剂属于毒性药品管理序列,作为处方药,必须要由有处方权的执业医师开具处方才能够购买,但为何市场上却可以如此泛滥?有销售者称,除了一些非法进口的国外品牌肉毒素外,这里面还不乏假冒伪劣的针剂。他说:“正品的价格高,仿品的价格要便宜一半,外面的盒子是正的,里面的东西是仿的,客户也不会懂的。”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执业医师李芯表示,此类假劣药品可能存在巨大风险。她说:“小作坊合成的,剂量不那么准确,有可能会造成很严重的并发症。”

不但产品可能是“水货”“假货”,医美行业从业人员同样良莠不齐,非法从业情况突出。根据中国整形美容协会2019年发布的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医美行业合规职业者约17000人,但实际市场从业者却超过15万人。在网络搜索医美培训,不少机构开设的微整形课程仅需8—15天,一些培训人员对此类注射针剂最为关键的注射点位和剂量采取模糊处理。某培训人员说:“新手瞎猫碰到死耗子,多打几个点,它总会弥散到这一块肌肉的。”

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到2020年,我国进行医美消费人数年均超过1500万,而因整形美容而导致毁容的投诉数量近年来也在快速攀升。

按照公安部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此次发布的通知明确,各地公安食药侦部门要围绕医美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美服务机构、直播带货平台等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进行排查,并积极发动群众检举揭发违法犯罪,针对制售假劣肉毒素、“水光针”等美容针剂、“热玛吉”等医疗美容设备,以及销售非法渠道入境的医美产品等犯罪开展重点打击。同时,加强与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等部门沟通协作,规范案件移送、涉案物品保管处置、检验鉴定和认定等工作,并将案件侦办过程中发现的行业问题和漏洞及时通报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形成打击整治工作合力。

业内人士建议,消费者在选择进行医美时一定擦亮眼睛,选择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和人员,对药品要认准国药准字和进口药品注册证号等信息。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执业医师解芳说:“卫健委官网上面可以查询,查询职业机构是否进行了备案和审批,以及查询职业医生专业是什么、在哪个医院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