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21日消息(记者柴华 丁飞)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之际,中国之声推出特别策划《考古百年:那些从0到1的跨越》,细数中国考古不断翻越的高山,见证考古人筚路蓝缕的摸索。本期推出《碳十四测年绘就古文明“坐标”》。

何日神州海变田,当时只得卜高仙。

如今莫说商周事,轻点墨香知史前。

“很多游客会觉得它是穿越而来的文物,通过测定周围土壤的年代,考古人员确实发现,它就是一个距今2500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水晶杯。”在杭州博物馆南馆一进门,就能看到这件并不起眼的水晶杯。很难想象,这只看似和生活中日常使用的玻璃杯一样的小杯子,会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更是杭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如何确定它真的“从战国来”呢?靠的就是神奇的碳十四测年技术。

沐浴着秋日午后明媚的阳光,记者来到北京大学一栋灰瓦白墙的老房子里。

乍看上去这就是几间再普通不过的理化实验室,白色托盘、不知名的仪器、白大褂……似乎很难和历史、考古等人文科学联系在一起。但正是在这样的实验室里,碳十四测年法大显神通,解开了许多古文明的历史之谜。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考古年代学实验室主任吴小红说:“在碳十四测年法建立之前,整个世界考古学的年代序列体系,是通过相对年代学的方法建立的,也就是相似相近原理。如果在另外一个地点发现了跟某一个时代的器物相同的(器物),就认为它们是同时代的。但是创建了碳十四测年法之后,就有了一个绝对纪年的标尺。有了绝对纪年之后,就可以跨越空间比较了。”

碳十四是碳的一种具放射性的同位素,于1940年首次被发现。由于其半衰期长达五千多年,且广泛地存在于有机物体内,我们可以根据死亡生物体体内残余的碳十四的成分来推断它的存在年龄。正是基于此,1949年,时任芝加哥大学教授的化学博士威拉得·利比发明了碳十四年代测定法,并获得了196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这项发明被誉为世界考古学上的一次革命。

同样是上世纪50年代,在中国,史前考古领域因为技术的缺乏迟迟无法突破。时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的夏鼐先生最先关注到碳十四测年技术,在他的主持下,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年轻物理学家仇士华、蔡莲珍夫妇被调到考古所,正式筹建我国第一个碳十四实验室。仇士华说:“也没有暖气,冬天的办公室不生炉子你受得了吗?我们到考古所,首先学会生炉子。”

一切都是一穷二白。面对全新的技术,一本利比先生的《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原著就是他们的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雪莲说,连设备都靠纯手工制作,“碳十四一般人听都没有听到过,可想而知这个设备从哪来?他们自己剪硅钢片,所有的都是找最原始的材料,然后自己动手来做。”

1965年,中国自己的第一座碳十四实验室终于诞生了。在蔡莲珍先生的回忆里,那时最大的感受就是如释重负。“(工作)做完了以后到什么程度?我们两个人说,今天上北海公园去散散步吧。30来岁的两个年轻人,走路走不动。”蔡莲珍说。

此后,碳十四测年技术逐渐开始运用到国内考古领域,我国科技考古与年代测定由此翻开新的篇章。张雪莲说:“等到70年代初以后,大规模的测年,像中原地区仰韶文化,包括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再到山东龙山文化,海岱地区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等各区域,都是通过碳十四测年来建立的考古年代序列。”

90年代初期,更多的科技手段被应用到中国考古学的调查、发掘和室内研究中。1996—2000年间开展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成为了碳十四测年技术发展的转折点,正是这样一个多学科参与、共同研究交流的重大项目将考古年代测定推向了更高的水平。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说:“夏商周断代工程要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一块儿把中国的夏商周三代的年代搞清楚,所以我们对碳十四(测年法)做了很多改进。比如说以前我们知道一般的碳十四测年,叫常规方法,但是后来发展到加速器(加速器质谱)来测年。”

拥有超高灵敏度的加速器质谱技术被引入到考古学,应用于碳十四测年中。吴小红说:“比方原来做常规碳十四测年,需要的样品量很大,现在有了加速器质谱方法,需要的样品量很少。一颗碳化稻米,就可以测得一个年代数据,这是非常大的差异。比方一幅画不确定是什么朝代的?裁一个1厘米见方的小纸边儿,就可以解决它的年代问题。”

记者:工作时间基本都在做实验?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宋殷:对,有的是给别的单位检测,就给他们一份检测报告。

在现阶段的考古发掘中,考古学家们已经习惯了提取样品送到碳十四实验室,以获得确切年代。宋殷说,仅北大每年就要检测两三千份碳十四样品。

一把铁铲、一把刷子、一部显微镜……随着科技的发展,考古早已不是我们印象中的模样。有人说,考古就像侦探探案,用支离破碎的线索通过推理尽可能还原历史真实。而科技,就是考古学不可或缺的“翅膀”。在张雪莲看来,科技方法与考古学研究的融合是明确的方向,考古人也要彼此了解,相向而行。

张雪莲说:“考古学者应该多了解一些碳十四测年方面的应用,而碳十四测年方面的科研人员也应该去到考古学遗址,来观察了解,深入探究考古学上的需求。”

考古人说

吴小红:我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吴小红,我现在主要从事的是考古遗址的年代研究,中国地大物博,有很多的考古遗址不断地发现,我们希望能够对这些考古遗址进行精确的碳十四年代测定,为进一步的考古学研究提供一个可靠的年代学的支撑。

张雪莲:我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雪莲,我目前更关注的是碳十四测年怎样与考古学密切结合,希望通过高精度测年基础上的深入探讨,细化年代学标尺,为中华文明起源研究时空框架的建立提供年代学依据。

宋殷:我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博士后宋殷,每当从烘箱中取出处理完的碳化粟的时候,我仿佛能闻到来自几千年前的香气。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加入实验室,更好地服务于考古学界,服务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