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17日消息(总台央广记者韩雪莹 白杰戈)最近有网民反映,通过支付宝的“蚂蚁森林”攒能量种树,但是在相关的实际地点却看不到树。蚂蚁森林回应说,他们确实种了树,只是因为树种比较矮,干旱地区要求的种植密度比较低,所以不明显。其实除了捐能量种树之外,还有答题、集小红花获得配捐金额等“非财物捐赠”在越来越多地吸引网民参与,这起争议也引发了公众对类似捐助形式的关注。现行法规对这样的捐赠如何界定?相关平台如何做好信息公开和资金监管?

 

网民通过消费和运动等行为在支付宝上换取的能量,捐出去之后是不是真的变成了树木,引发关注。蚂蚁森林通过官方社交平台发布了回应。负责人窦瑞对中国之声表示:“我们通过现在的8家公益合作伙伴,目前已经在近10个省份种下了将近3.26亿棵树,这个过程当中得到了公益机构和国家林业部门的支持帮助,所以执行得比较顺利。看到用户有一些质疑甚至误解,我们也会通过事实一次一次去证明我们真的是在踏踏实实做这件事情。我觉得这是建立信任的基础。”

类似由网民的特定行为而非实际财物兑换的捐赠,在多个热门互联网应用中都吸引不少人参与。在微信上,网民可以通过答题、集小红花等方式换取公益项目和平台的配捐金额。有相关公益组织的负责人告诉中国之声,公益组织参与这样的活动,需要先填写详细的预算表,说明募捐到的钱要花在哪里,成本如何,等等,后期也需要定期反馈使用情况,并提供财务审计报告,与直接向公众募集款项相同,只是增加了特定的形式来促进网民参与。

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副院长贾西津也表示,这样的形式是在实际财物从捐赠者B到受捐的公益项目C之前,增加了网民A到平台B的环节。

贾西津指出:“对于公众而言,他捐出的是步数也好,‘能量’也好,是一些非物资的形式。但是非物资的形式一定是事先有一个规则来折算为真正的实际捐赠物资。重要的是,捐赠物资必须事先落实有实际的出资方,如果没有实际出资方,这个项目是不可以启动的。比如我不能先向网民说‘你只要捐出多少步数我就种一棵树’,而是首先有一个实际捐赠人,他可以说‘每1万步就可以兑换为10块钱,这10块钱是我实际要出的’,要先关联上,才能够向公众去募款。对于平台而言,只要这个规则本身是清晰和真实的,它的网民捐的任何形式的东西,后面一定对应到真正的实际物资,然后那个物资是对应到实际捐赠人给实际公益组织的,就进入到公益项目的环节了。所以后一步B到C,就是传统的捐赠,是受到慈善法监管的,只是前面A到B那一步,是一个过渡环节,这里能不能衔接上,关键在于这个B也就是平台的规则是不是真实和明晰的。”

贾西津介绍,不管网民是直接捐出5元钱,还是通过“能量”、步数等网络行为兑换为第三方捐赠的5元钱,在公益捐赠中都不能查到这5元钱具体给了哪个孩子,种了哪棵树。但是捐给了哪个公益项目,做了什么事,应当是清晰并受到监管的。

贾西津说:“公益捐赠是非特定受益人,不可能对应到特定人的。但最关键的是对应到特定的组织和特定的项目,这个项目的总体额度和实施是受到监管的。比如募集了1万块钱的资金,那一定要做1万块钱的事,这个是有监管的。但是‘是谁的5块钱’‘种哪棵树’是没有办法对应的。”

贾西津建议,相关平台在信息的准确、公开、透明方面可以做得更细致、更具有对应性。不管公众捐出的是“能量”还是实际的财物,在获取这些信息方面的权利是同等的。“因为公益组织的公开责任是向公众的公开,不是向捐赠人的公开。所以我要知道这个公益项目资金的来龙去脉,我是有权利的,这个和我是不是捐赠者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