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月24日消息(总台记者钱成 王利 杨煜)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广部分地方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有关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普遍的正常下班时间后半小时,并且要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强化课后服务保障。那么,各地落实情况如何?存在哪些难点?

 

从今年3月开始,江苏省的小学全面启动课后服务工作,有需求的学生家庭可以选择相应的时间段报名,学校将根据报名情况来安排课后的相关服务工作。南京市光华东街小学校长董泽芳告诉记者,该学校的“课后服务”随时可以申请,因此人数是动态变化的。董泽芳说:“比如期初没有报,但是在中间还会有些反复。我们是在比较大的空间进行,安排了两个教室,一个教室最多容纳20人,如果超过20人,就分两个教室。第一是防疫的要求,第二就是互不干扰的要求。客观来讲,低年级段需求大一点。”

“课后服务”主要包括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拓展训练、开展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在安徽省合肥市,课后服务的内容非常多样,涵盖了舞蹈、美术、音乐、书法等,合肥郎溪路小学校长何兴文介绍:“我们推出的是2+N课程,2是课外阅读+课业辅导,N分为几大类,有科技创新类、艺术类、体育类,课程让孩子们自由选择或自由组合,这样让无人接送孩子的家长能够更加安心工作。”

除了江苏和安徽,为了解决孩子放学早、家长下班迟带来的接送难题,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天津等多地也都在积极落实教育部相关要求。据了解,北京市东城区84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现课后服务100%全覆盖,近80%的学生参加了课后服务。在浙江省金华市,全市392所小学均开展课后服务,参加学生27.5万余人,占学生总数的72.3%,2020年以来,全市从校外辅导机构“回流”学生11万余名。

家长孙女士表示,学校开始课后服务之后,孩子晚上的作业基本不用操心,也不用去校外找培训班。她说:“学校能有延迟兴趣班真的很好,比如孩子数学薄弱,能在学校老师辅导下多上一节辅导班,肯定比外面鱼龙混杂培训机构要好得多,减轻了家长的负担。”

教育部发布的《通知》明确,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普遍的正常下班时间后半小时。对此,多地都明确了课后服务结束时间,深圳、石家庄、南京等地均将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定在18:00,也有部分单位探索实行了弹性离校制度,方便家长接送。

不过,有中小学教师透露,部分地区实际报名参加课后服务班的学生比例并不高。某小学老师告诉记者,她所在的学校提供课后服务,时间到晚上五点。但由于就近入学的原因,学生的家距离学校都不太远,报名参加课后托管班的学生不到百分之十。有些家长工作繁忙,下班时间较晚,即使延长课后服务时间,仍然不能满足他们接送孩子的需求。

此外,对于早上七点多就要到校迎接学生的老师来说,如果延长课后服务时间对于他们的工作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有小学老师表示:“我们上课的时间都是在8:20,只要学生来了,我们就会让学生入校,所以老师上班的时间还是7点多,我们就会到学校,到班级内等待学生入校,无形中给老师工作时间延长了很多,等于我们要从早上7点多一直工作到晚上6点,可能我们工作的时间将近12个小时。”

对此,教育部发布的《通知》里也明确,要强化课后服务保障。完善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通过财政补贴、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经费,完善参与教师和人员补助政策。

今后该如何细致推进课后服务工作?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王水发认为,在解决家长接送孩子难题的同时,要积极探索实现小学生在校完成作业的模式,并且要利用公共资源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此外,也要鼓励本校教师参与并允许教师合理取酬。王水发说:“课后服务这1-2个课时时间,应该强化自主学习、突出素质教育,安全第一,快乐为王。义务教育阶段的这些孩子一天已经上了六七节课,后面延时的1-2个课时的课后服务,应该尽量满足他的兴趣、发挥他的特长、尊重他的自主,让他享受成长的快乐,这个时段应该是他最快乐的时间,应该是他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时间。同时,我们也要利用这个时间规范作业管理,适当利用这个时间在学校里面完成作业。特别是小学生,能够把困扰他的作业问题,在学校、老师的陪伴下、照看下、指导下完成作业,另外有一个课时可以去发展他的兴趣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