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不同时期的经典电影、电视剧中,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共产党员形象借助影像的传播深入人心。他们与百年党史的光辉历程相照相应,也与真实的历史人物相伴相生。影像里的故事可歌可泣,银幕外的细节却可能鲜为人知。中国之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特别节目《影像中的党史》,带您透过这些永恒经典的艺术形象,从独特视角,触摸真实百年党史。

点击音频,听李大钊和后人的故事↓

 

百年前的扫雪记忆

2011年上映的电影《建党伟业》刻画了革命者的群像,其中,属于李大钊的镜头并不太多。1921年7月23日,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的这一幕,他只出现在了与会者的台词里。——关于政党名称,共产国际的代表询问“北京李大钊先生的意见”,现场拆阅的信中,李大钊的建议和多位代表一致:中国共产党。与会者纷纷表示“同意”。

一大会场

当年,李大钊身处北京,没有来到这个秘密的、最终决定中国未来的中共一大会场。但他仍然被公认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他参与领导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北大讲堂

在这些写入历史的场景之外,革命者李大钊对于他的儿女们来说,是一个过早离世的父亲。李大钊有6个儿女,他牺牲的时候,长子李葆华只有18岁。这位影响历史进程的革命者,是怎样一位父亲?

李葆华的儿子李亚中转述父辈回忆:“在他们眼中,爷爷是一位非常慈祥的父亲,从没对他们发过脾气,也没有对他们的发展及志向提过任何要求,相比说教,他更注重引导。”

“大概是1920年左右,爷爷家从乐亭搬到北京。赶上一场大雪,我父亲跑到院里想玩雪。”李亚中讲起当年家中的一件小事,“奶奶担心父亲生病,不同意。爷爷当时正在看书,听到之后,起身拿了把笤帚,拉着父亲到了院里,说‘一起扫雪,扫完堆个大雪人,一边劳动一边玩雪,锻炼了身体也不会得病。’大家开开心心,但我爷爷也是有目的的,想让孩子经过风雪的锻炼,培养他们的意志。”

这样的培养很快见到效果。“当时的环境越来越变得白色恐怖。爷爷在1926年3月以后,基本上被困在了东交民巷使馆区原来的俄国兵营里,出不去了。父亲开始担负起‘通信员’的任务,凡是要送信、送文件,爷爷就会叫父亲往外送。我觉得这是爷爷的教育取得的巨大成果,这种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教育,不用说教,用自己的行动把孩子们培养出来了。”李亚中说。

后代从课文里认识李大钊

“我们今天的行动,是中国美好未来的先声。所以,此刻,今日,能够亲身经历这场前所未有的革命,我们感到无上的荣幸和光荣。还我主权!严惩国贼!”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李大钊带头振臂高喊“严惩国贼”的场景,在92年后,作为电影《建党伟业》的关键段落之一,呈现在亿万观众面前。

《建党伟业》画面,李大钊(张嘉益饰)在五四运动中

而在父亲牺牲后一度隐姓埋名的长子李葆华,后来却很少跟自己的儿女们讲起爷爷。李葆华在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水利电力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等职务。

儿子李宏塔童年记忆的一部分,是跟随父亲工作调动的举家搬迁。有时候父亲去北京开会,接到命令,马上就调到另一个省工作:“他们的工作风格就是这样,党的工作没有讨价还价,会开完就到安徽,连上海都不回。然后全家就跟着搬家,从上海搬到合肥。”

李宏塔回忆,“父亲在位时没有时间跟我们讲很多事,在我们的印象中他一直很忙,直到退休以后才有时间。”

李宏塔和哥哥、弟弟、妹妹,以及他们的下一代,都和自己的同龄人一样,从课本上认识到李大钊。

其中一些课文出自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笔下,她写到李大钊曾经教育孩子“要学就学个踏实,要玩就玩个痛快”,也写到李大钊在法庭上留给家人的最后一面——“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李亚中告诉记者,当年学这些课文的时候,同学们并不知道李大钊就是他的爷爷,“因为当时很多人也不知道我父亲是李大钊的儿子,只知道我父亲是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是安徽的领导。”

身为教授却没有留下一套房产

2021年5月底,记者在北京西城区一幢老式居民楼里见到李葆华的儿子李亚中。坐在家里的老式沙发上,能听到弹簧的声响。

李亚中介绍,这些沙发已经用了四十多年:“1978年父亲从贵州调到北京,在人民银行总行工作,单位临时从仓库里找了一些别人退回来的家具供父亲应急,让他以后安居了再买些好家具。结果父亲付了钱,就作为正式家具,一直坚持用到他2005年去世。后来我们还是这样传承,接着往下用。”

这样的简朴作风,在李大钊故居里也能看到。

李大钊故居的讲解员告诉记者,“这在当年算是很一般的一座宅子,甚至可以说是很穷的人才会住。夏天如果下雨的话就会倒灌水,很容易积水。当时李大钊已经是北京大学的教授了,这个小院跟他的社会地位形成了很大的反差。”

史料记载,李大钊担任北大图书馆主任时,每月收入120块银元,升为北大教授之后,月薪涨到180块银元。加上写文章的稿费,以及在四所大学做兼职教授的收入,月收入可以多达300块银元。“当时300块银元是什么概念?400块银元就能买下一处正经点的四合院了。”讲解员说,“但是李大钊先生在北京住过的8套房子都是租的,没有留下一处房产。”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李大钊故居所在的文华胡同路口,墙上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字样

李大钊留给后人两条字幅:“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原件收藏在国家博物馆。李大钊故居和李宏塔、李亚中等孙辈的家中,都挂着这份手迹的复制品。

李宏塔认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不单单是讲写文章的事情,也是爷爷李大钊一生的真实写照:敢担当,善作为。

这些感悟,李宏塔是在成年之后才逐渐体会到。他当过安徽省民政厅厅长、安徽省政协副主席,媒体曾经报道他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他说,作为李大钊的后人,没有光环,只有责任:“从小我们也没当光环来照,那时候是小孩,父亲也不会和我们讲很多。直到长大了、参加工作了,我们理解了肩上的责任,只能把工作做得更好,不然对不起先辈。现在我的小孙女也会来问我:‘爷爷奶奶,大家都说我是‘名人之后’,什么名人?’我们那时候都没问过,我们现在也不会和她讲太多,担心她盲目骄傲。”

李宏塔(右二)与家人在李大钊塑像前合影

李宏塔的弟弟李亚中,也不给儿子讲李大钊:“我不讲。向我父亲学习,把书名都告诉他们,让他们自己看。因为我看了这些书,有我的理解。他们看了这些书,会有他们自己另外的理解。如果把我的理解和感受直接告诉他们,就违反了家里的传统,就不是潜移默化的引导了。”

唯一留存于世的无声影像

李亚中在书里探寻爷爷当年的足迹。但动荡年代留下可信的史料有限,一些人和事也存在不同的说法。比如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被绞刑处决,当时家人都不在场。

后来有文学和影视作品形容,李大钊英勇就义之前,在刑场发表了演讲。李亚中就并不认同这个说法。“有说爷爷壮烈牺牲的时候发表了一篇激昂的演讲,但实际上不存在这种事情。为什么?因为当时是秘密处决,演讲给谁讲?谁让你讲?怎么传出来的?”

李亚中给儿子起名叫“李雄飞”。“雄飞”这个词曾经多次出现在李大钊的笔下,比如“男儿尚雄飞”和“惟知跃进,惟知雄飞”。今年,37岁的李雄飞和67岁的李亚中分别在电视节目中,吟诵李大钊27岁时写下的《青春》:

“吾愿吾亲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生于少年死于少年也。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

“我之家庭为青春之家庭,我之国家为青春之国家,我之民族为青春之民族……”

李亚中和李雄飞在吟诵李大钊的作品《青春》(北京广播电视台节目画面)

李亚中说,过去自己正是凭着这些一百多年前留下的句子和后人的回忆,在心里一点一点构建起未曾谋面的爷爷的形象。毕竟他留下的照片很少,甚至没有一张和家人的合影。直到二十多年前,有专家从俄罗斯的档案馆里找到一段35毫米胶片,那是1924年李大钊作为中共代表,在莫斯科的一次大会上发言的影片记录,也是目前所知李大钊唯一的动态影像。

黑白无声影像

有报道形容,1999年这段画面被复制带回北京,90岁的李葆华时隔72年再次看到父亲,流下热泪。

不过在李亚中的记忆里,那天自己从水利部水文局下班回到家,父亲李葆华交给他这张光盘的时候,并没有特别的表情,就像从小到大不愿跟他多提爷爷的那个父亲一样:“父亲希望我们看一眼真正的爷爷在影片里是什么样的,因为我们只见过照片,没见过活生生的形象。尽管这是一段无声片,但是我能感觉到祖父讲话时气势激扬,他的肢体语言有巨大的力量。”

这段长度大约十秒的无声影像,如今也在北京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的李大钊故居循环播放。画面上35岁的李大钊仿佛用这种方式回到当年租住的地方。在这里,铜像下方的金色字迹显示,他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而当年在这个家里,他也是丈夫、父亲,和学生们的老师。

监制:高岩

编审:郭静 刘黎黎

采访:白杰戈 王利 刘天思 朱敏

制作:单丹丹

新媒体:陈铭 娜孜叶

顾问: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 徐鹏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