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2月22日消息 摆脱贫困,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当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彻底摆脱贫困,世界不禁会问,是什么力量让中国人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中国之声五路记者走进太行山、大凉山等全国最贫困的大山深处探寻答案。“新闻+文艺”的创意纪实微剧《山里·山外》,见证了脱贫攻坚的历史进程,让我们记住那些“脱贫攻坚”中感人的面孔……

 

潘仕学的工作照

  脱贫攻坚纪实微剧《山里·山外》第二集《苗岭银匠》讲述了贵州青年潘春学依靠非遗技艺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而故事主人公的原型,正是来源于返家创业的80后银匠、非遗苗族银饰传承人潘仕学。受到地理位置、交通等条件的限制,潘仕学所在的村子贵州省雷山县西江镇的麻料村,这个早年间曾以“银饰锻造”在当地小有名气的“银匠村”一度成为“空心村”,村里的多数银匠放弃手艺选择外出谋生。曾经的潘仕学也南下上海、宁波,靠打零工养活自己。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在雷山县大范围兴起,潘仕学是最早的外出“流浪”的银匠回到家乡重操旧业的人。他拾起家族传统手艺,不但自己靠着双手成为了非遗传承人,年入百万,还把技术传给更多的人,带领全村年轻人发展了非遗经济,变“一枝独秀”为“满园春色”。按照“手艺人”的传统,自己祖传技术只能传给自家人,这个难题如何破解?故事从他重返家乡展开……

2020年麻料银匠村“第三届中国银饰创新设计大赛暨苗族银饰锻造记忆文化传承活动”。(前排左二为潘仕学)

 

  苗族银饰自古以来就因美好的寓意、华丽的造型、精湛的工艺,成为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2006年,包含铸炼、捶打、淬火、洗涤、锻造等多个环节的苗族银饰锻制技艺,入选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潘仕学正是一位掌握了这门古老手艺的年轻人。

苗族银饰

麻料村日常举行的“非遗+扶贫”培训活动

  通过新媒体等媒介,潘仕学让山外的人们,重新发现了这个苗家村寨和他们的银饰文化,而每个月几万多的订单,也让更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来了。在县里工作人的帮助下,潘仕学带头筹资并申请扶贫资金,把村里废弃的小学改造成银饰加工坊、银饰刺绣传习馆。随着游客越来越多,村子里陆陆续续开起了十多家银匠工作室,熟悉的敲打声又开始回响在大山中。

  记者采访手记

 

  我是记者赵智晖。微剧中的潘春学人物原型就是苗岭银匠潘仕学。去采访他的时候,很远就听到他的银饰作坊里,叮叮当当欢快轻灵的敲打声。看到他的时候,他总是那么忙,一会儿跟上门的顾客搭腔,一会又不停的在电话里跟对方探讨“私人定制”“时尚元素”。

  20年前,潘仕学为了过上好日子,抱着吉他出去闯世界。吃尽了生活的苦,也见识过世界的大之后,潘仕学才知道,他生活的麻料村,也是世界的一部分,所以他回来,接下了父亲的苗银锻造手艺。有人说人这一辈子要体验不同的生活,而潘仕学恰恰是在把自己的手艺分享给别人的过程中活出了自己生活的滋味。

  潘仕学在抖音上的名字是“麻料春富银匠”。麻料是他居住的村子,那是个著名的“中国银饰之乡”。春是春天的春,是他儿子保春的那个春;富,是富裕的富,也是他父亲名字里的一个字。他说这个名字是一个传承的象征:父亲把苗银手艺传给了他,而他又传给了自己的儿子保春和同村的乡亲们。他希望因为苗银锻造手艺让麻料村的名气越来越大,让乡亲们越过越富裕。

  而潘仕学那段关于人生价值的思考也令人回味:很长一段时间我因为掌握了“苗银锻造”技艺感觉自己很有本事,后来我把这门手艺教给更多的人,特别是我所在的麻料村重回了“中国银饰之乡”的盛景,并在互联网上声名远播时,我感到的是从未有过的幸福和满足!那时候,我也真正明白,人生价值的实现,不是来自于自己多有本事,而是我可以分享我的技术,带动更多的人和我一起奔小康!我会继续努力,继续我的幸福!

潘仕学的工作照

  潘仕学的乡村建设展望

  曾经的潘仕学是外出打工大潮中的一员,如今的他,不仅成为了网红非遗传承人,还通过新客源、新销路、新模式带动银饰业不断发展壮大,帮助老弱妇孺及贫困村民创业增收、脱贫致富。这是潘仕学给村民们带来的希望。

  潘仕学的经历折射出一个村寨、一个时代的变迁的历史。他们靠手艺养家糊口,他们凭手艺勇闯天下,他们用手艺造福家园;充分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技艺类项目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居家就业、就近就业的独特优势,成为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

  下一步,潘仕学还将利用手里的“非遗”技能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通过特色产业,全面提高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带动农村产业发展,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与村民增收致富共赢,助推“十四五”高质量发展。

  监制 高岩

  艺术总监 魏胜利

  策划 魏漫伦 李天娇

  剧本导演 权胜

  记者 赵智晖

  编辑 吴菁

  音频制作 房大文

  新媒体制作 李震 赵辛 刘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