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石家庄1月23日消息(总台央广记者钱成 石家庄台记者刘英志)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石家庄市藁城区是当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最集中的地方。1月5日凌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紧急成立了一支援助藁城核酸检测采样工作的医疗队,30名护士逆行进入高风险地区,期间,他们多次进入疫情最为严重的小果庄村等区域,一干就是近20天。

  1月4日深夜,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接到紧急任务,医院要组织一支30人的医疗队,去石家庄市藁城区开展核酸检测采样工作。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二科护士郭娇娇正是这三十分之一。郭娇娇说:“1月5日凌晨接到医院通知,说要去做支援藁城核酸检测的工作,通知4点50的时候在医院急诊大楼门口集合。”

郭娇娇和同事合影 受访者提供

  立即收拾行李、准备物资,早上6点,这支队伍到达疫情核心区——藁城区增村镇。郭娇娇说:“我们到那之后,通知去的增村镇。我们30个人分成三队,到了小果庄、刘家佐、北桥寨三个村庄。我们其实在路上才知道这是一个疫情比较严重的区域。”

  去年二三月份,郭娇娇被抽调到医院的发热门诊,有过做核酸检测样本采集工作的经验。这次在藁城做核酸采集,她需要经常在村子里来回走动,1月上旬有几天气温很低,是石家庄近几年来最冷的日子,为了行动方便,他们的防护服里都不会穿太厚的衣服。郭娇娇说:“因为我个子比较高,如果穿得太多,防护服就盖不住头发,我只能里边穿上厚一点的毛衣,然后穿一个马甲,再穿上防护服。”

  由于室外气温太低,医护人员护目镜里的哈气凝成水滴后,会迅速结冰,在护目镜的两侧形成两条细细的冰柱。郭娇娇说:“那会儿零下十七八度,中午那会都零下十五度,护目镜里都有哈气,在外边特别冷,就结成冰了。大家互相一看,每个人的护目镜上都有冰。”

  从疫情最严重的增村镇,再到周围多个村镇,连着三天,护士们每天穿着防护服工作十几个小时。为了尽可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穿脱防护服的次数,护士们会随身穿上尿不湿、拉拉裤,甚至一天都不敢多喝水。

郭娇娇给老人做核酸采样 受访者提供

  藁城区是高风险地区,对于重点人群、区域要进行多次核酸检测。郭娇娇说,她平均每天要给三四百人做核酸采集工作,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老人。入户到老人家里,当时老人躺在床上,为了更清楚地看到采集部位,保证标本采集质量,郭娇娇跪在地上,用手托住老人的下颌。她说:“当时入户采集的时候,这一家这个老爷爷可能家里边没有孩子,只有老爷爷跟老奶奶在家,门口也没有门,只有玉米穗堆成的墙头。进去之后,老奶奶就在床上坐着,老爷爷在床上趴着,因为他一动就会喘,我就说你不用动,我就直接蹲下给他采集的,完了之后老爷爷还说你们太辛苦了,坐会吧。”

  这样的工作场景也被周围的志愿者记录了下来,志愿者把照片发到网上,网友们也被这一幕打动。郭娇娇说,除了老人,很多小孩的核酸采集工作也很不容易,有时候为了更科学的采集,不得不把孩子弄哭。郭娇娇说:“小孩我们有时候会让父母捏一下鼻子,孩子就会把嘴张开,我们就赶紧进去采集。哭的时候最好了,因为一哭,嘴就张开了,这样采集最到位。”

  1月5日至今,郭娇娇他们几乎每天都进村采集样本。他们这30名护士中,最小的23岁,最大的45岁,平时因为工作忙碌,大家很少有时间和家人联系。郭娇娇说:“前几天晚上回来都9点半了,再收拾一下,基本上都是11点左右,没有时间报平安。”

  三进增村镇,两入小果庄村,30名护士仍在藁城区随时待命。